1.急性直腸炎
急性直腸炎的全身癥狀包括發熱和食欲不振。局部癥狀主要表現為肛門腫脹、灼痛,排便頻繁,糞便混有粘液和血絲,內急,小便不暢,尿頻。
2.慢性直腸炎
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大便中有粘液和血絲,排便時肛門有灼痛感。因為分泌物刺激,肛門周圍表皮脫落,有時會變得發癢,小腹飽脹不適,食欲不振,體重減輕,全身不適。
3.放射性直腸炎
:直腸出血,鮮紅色或暗紅色,多在排便時流出,壹般為少量出血,偶爾大量出血。破裂後壞死組織脫落排出,氣味難聞,肛門直腸酸痛或燒灼感。後來由於括約肌的刺激,變得急,然後重。
4.結核直腸炎
病人感到直腸不適,有時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隨著病情的進展,以腹瀉為主要癥狀,大便呈水樣,混有膿血,臭味,急性腹瀉,下腹疼痛,腹脹,食欲不振,消瘦。
有哪些治療方法?
1,中醫治療:
應以健脾補腎、益氣祛濕為治本之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治標之法,辨證施治。最忌長期應用苦寒藥,也可配合中藥針,增強機體抵抗力。例如,服用永倉胡靈止瀉膠囊。
2、西醫治療: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如果炎癥明顯,可以短期使用抗生素聯合其他藥物調節腸道功能,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心理療法:
該病患者常出現焦慮、抑郁、緊張、偏執等精神心理變化,嚴重者可用抗抑郁藥治療。
4.其他治療:
諸如
①
營養飲食治療:可給予高營養、低脂肪、少殘渣的飲食,或指導患者煮粥如山藥、白扁豆、薏苡仁等,常食健脾和胃;
②高壓氧治療:對潰瘍性腸炎患者尤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