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調整
吃富含粗纖維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和潤腸的食物,如粗糧、豆類、銀耳、蜂蜜等。,並在烹飪時適當增加食用油。選擇合適的飲食,如綠豆粥、天花粉粥、菊芋粉粥、三仁粥、黃芪粥等。
粗纖維
情緒調節
應該性格開朗,情緒平穩。如果情緒不和諧,憂慮和過度思考,會造成氣滯和傳導失職,從而導致便秘。平時要多聽輕音樂,避免看感官刺激、情節緊張的電影。心胸開闊,遇事不要生氣。養成養花養鳥養魚等習慣,陶冶情操。
習慣調整
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使直腸對排便產生條件反射。
中國傳統療法
(1)中醫療法:
厚樸15g,廣藿香12g,紫蘇12g,大黃5g。每日壹劑,水煎,每日三次。(2)磁療:
磁療
中醫在治療便秘方面有自己獨特的形式。磁療便秘清腸貼以黑膏藥和磁鐵的形式外敷神闕穴(肚臍),能刺激月經,疏通經絡,促進氣血循環,改善腸道蠕動,清理腸道,消除排便不暢、便秘、腹脹等不良現象。
(3)補救措施:
1.選擇成熟、新鮮、大的土豆,用涼開水洗凈,然後用幹凈的器皿搗碎,用幹凈的紗布擰出汁液,即可食用。用法:每天早餐、午餐前服用半茶杯,可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2.連續兩周以上每天早上起床後空腹吃2個梨,有潤腸的作用。
3.鮮紅薯葉500克,花生油適量,鹽適量,炒熟當菜吃,每日服用1次以上。
4.枳實10g,每日1劑,水煎。也可以多加壹點,泡在開水裏當茶喝。
5。番瀉葉20 ~ 30g,水煎服,每日1劑茶水。不適合老人、體弱、產後。
6.冬瓜瓤500克,水煎服300毫升,每日數次,潤腸通便。
7.生附子15g,苦丁茶9g,制附子9g,白芷9g,花椒3g,大蒜10g,搗碎炒熟,裝入布袋,放入神闕(肚臍),加熱水袋保溫,每日兩次,治療老年人習慣性便秘。
8.取菠菜200克,豬血150克,壹起煮,煮好後加少許鹽,然後喝湯。
9.取決明子30克,炒至適中,研末,沸水沖泡5~10分鐘,每日L劑茶水。
西醫治療
1.刺激性瀉藥
這類瀉藥及其代謝產物直接刺激腸壁,加強腸道蠕動,從而促進糞便排泄。如向導、蓖麻油、大黃等。這種瀉藥是便秘患者最常服用的藥。如果長期使用,會造成降低腸道壓力的副作用,所以不適合常用。
2.稀釋瀉藥
也被稱為容量瀉藥。這種瀉藥可以阻止腸道吸收水分,增加腸道內容量。同時,它們口服後難以被吸收,可在腸道內形成高滲透壓,增加水分含量和食糜容量。因為容量大,腸道擴張,機械性刺激腸道,使腸道蠕動增加,排便。這類瀉藥包括硫酸鎂和硫酸鈉(芒硝)。
3.潤滑瀉藥
如液體石蠟、食用油等。這種瀉藥可以潤滑腸壁,軟化大便,使大便容易排出。液體石蠟口服或灌腸後不被吸收,會阻礙腸道對水分的吸收。作為理想的瀉藥,有油漬汙染內衣的現象,長期應用可幹擾維生素A、D、K、鈣、磷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