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痛風間歇期多脾腎虛或脾虛濕盛。為什麽?
南宋醫家嚴永和在《方繼生痹》中說:“皆因體虛,穴虛,寒濕。”認為痹證是身體虛弱,穴位空虛後,風寒濕邪入侵所致。
元代醫學家李中南所著《雷勇鐘芳》中說:“體虛之人,受寒濕毒害,使氣血凝滯,散於關節四肢之間,肉色不變,骨如猛虎之痛,戲晝夜靜。”
金元四大家之壹、中醫脾胃學說的開創者李東垣在《脾胃論》中寫道:“百病皆因脾胃失和所致。”
由以上論述可知,中醫認為痛風間歇期的病機關鍵是“脾虛夾濕,內阻濁”,脾虛夾痰濕的體質是病理基礎,外感寒濕是外因或誘因。
“痰濕濁瘀”是病理基礎和產物,但脾虛是病機核心。
據醫生統計,痛風人群中痰濕體質的比例在60%以上,或認為間歇期是痛風急性發作後的緩解期,故中醫將痛風間歇期辨證為脾虛濕阻型。
痛風間歇期,患者通常關節無疼痛或輕微疼痛,處於無癥狀高尿酸血癥;腹脹,飯後腹脹,頭重口粘,不渴,四肢沈重,或酸痛,四肢乏力,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形體豐滿,浮腫,大便溏薄,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苔白滑或膩,脈緩。
由於痛風間歇期的基本病機是脾虛濕盛,所以中醫對痛風間歇期的基本治療是健脾祛濕。
針對痛風間歇期脾虛濕盛,最經典的治療方法是沈淩白術散。
1,沈淩白術粉:
沈淩白術散出自太平平方,其配方以四君子湯(由茯苓、人參、甘草、白術組成)為基礎,添加山藥、蓮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
其實四君子湯有益氣健脾的功效,但四君子湯主要是益氣。
四君子湯加入山藥、蓮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後,加強了潤燥行氣的功效,成為治療脾虛濕困、飲食消化不良、中焦阻滯、腸鳴泄瀉的經典方劑。
如中醫用沈淩白術散治療痛風間歇期脾虛濕盛,療效顯著。處方(根據平臺要求省略克重,有興趣的可以關註@中中中中中中中中)由黨參、白術、茯苓、山藥、炙甘草、桔梗、薏苡仁組成,
2.六君子湯和桃紅四物湯:
由於沈淩白術散是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由多味藥組成,所以六君子湯和桃紅四物湯也可用於治療脾虛濕盛型痛風,其組成包括黨參、白術、茯苓、甘草、陳皮、法半夏、土茯苓、桃仁、紅花、白芍、川芎和生地。
3.卓青顆粒:
該方劑包括土茯苓、土茯苓、牛膝、蒼術和薏苡仁。
4.千金卓迪湯:
這是中醫大師章雷教授治療脾虛濕阻型痛風的臨床驗方。
該方劑由白茅根、土茯苓、茵陳、薏苡仁、太子參、白術、炒蒼術、山楂、砂仁、萆薢、澤瀉、牛膝、丹參和甘草組成。
5.季芳黃芪湯:
出自張仲景《金匱要略》的季芳黃芪湯,具有益氣燥濕、消腫利水的功效。不僅可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還可用於治療脾虛濕盛。
季芳黃芪湯由季芳、黃芪、當歸、當歸、羌活、獨活、白術、防風等組成。
明日科普繼續解讀寒濕阻絡型痛風的病因病機及經典治療方藥。
總之我們的目標是:尿酸不再高,痛風不再反復,痛風遠離。
除了堅持做科普,2022還關註痛風人群的酸甜苦辣,輕松打造了“2022痛風健康千人援助計劃”。如果妳正處於痛風反復發作高尿酸的窘境,可以關註@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𰷂𰷂𰷂𰷂2壹對壹回答妳的問題,科學有效降低尿酸,遠離痛風發作的痛苦。
本文參考文獻(圖文來源於網絡,已刪除):1,2019,1,臨床合理用藥雜誌,王永會等文章,沈淩白術散加減治療間歇性痛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
2.2021中國繼續醫學教育雜誌第25期,楊曉波等文章,《季芳黃芪湯合非布索坦治療脾虛濕阻型痛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
3.在《甘肅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年第3期李琳琳等文章中,對33例痛風合並高尿酸血癥脾虛濕困證患者進行了千金卓迪湯合隔姜灸治療的臨床觀察。
4.2011江蘇中醫雜誌劉風雲等文章,“‘卓青顆粒’治療脾虛濕阻型慢性痛風30例臨床研究”
我將分享2022年最想聽到的關於疾病治療的內容。總之,妳想知道的,妳壹直想知道的,妳最想知道的,但是又不好告訴身邊人的,都在《北大女博士健康論》裏!
只談有用的。妳需要的就是我想分享的。每壹篇文章都很實用,清新,溫暖。願意告訴妳壹些平時接觸不到但又必須仔細仔細了解的事情,是最難得的。妳看到的不僅僅是人文學科的科普,更是嚴謹負責的態度!參與方式:#個個個個# #保護白銀時代世界# #多卡博士超級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