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中醫證候的辨證論治

中醫證候的辨證論治

辨證論治是中醫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是中醫對疾病的特殊研究和治療方法,也是中醫的基本特征之壹。辨證是通過對中醫望、嗅、問、切四診所收集的數據和體征進行分析綜合,識別疾病的病因、性質、部位和邪正關系,總結判斷為某壹性質的證候。治療就是根據辨證的結果來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中醫認為,疾病是機體在壹定條件下因病因受損後,自身的穩定和調節功能發生紊亂而導致的異常生命活動過程。同壹致病因素可因個體差異導致疾病的多變性和證候的多樣性,表現出不同的證候,如:感冒、發熱、惡寒、頭身疼痛等癥狀。該病屬於表證,但由於致病因素和機體反應的不同,可表現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兩種不同的證候。只有區分感冒的癥狀是風熱還是風寒,才能確定是用辛涼法緩解表證還是用辛溫法給予適當的治療。例如,麻黃湯(辛溫解表)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銀翹散(辛涼解表)用於治療風熱感冒。以感冒為例。因為季節不同,待遇也不壹樣。夏季感冒往往伴有暑濕,需要用芳香類藥物祛暑濕。所以夏天治療感冒的時候,可以用香薷飲這個新方子來治療,就是同病異治。例如,兩個不同的患者,壹個患有慢性腹瀉和脫肛,另壹個患有子宮脫垂,具有不同的癥狀。但如果都表現為中氣郁結,可用補中益氣湯治療。補中益氣湯能提升清陽之氣,使中氣旺盛,達到治療脫肛、子宮脫垂的目的。因此,可以采取區別對待的方法。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中醫不是著眼於“病”的異同,而是著眼於病機的不同。不同的原因可以導致相同的機體反應狀態;同樣的病因,由於機體的調節功能或其他影響因素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機體反應狀態,這就是同病不同治,異病同治。

每壹種疾病都有其特定的病因病理,都有壹定的發展演變規律,包括邪正鬥爭的全過程。證是全面的、有特色的概括,是特定階段邪正鬥爭的壹般形式,是認識疾病的壹種方式和方法。由於疾病不同、個體差異、病程變化、治療效果等因素,疾病的癥狀是不斷變化的,部分患者的病情可能變化很快。原來是細白的皮毛,現在是黃膩的皮毛;昨天討厭感冒發燒,今天不感冒;昨天還在空中,明天可能就進營了或者血了。病情的變化可能說明疾病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因此,壹旦證候發生變化,其證候名稱的診斷也應隨之變化。因此,辨證也是壹個動態的過程,證候的診斷不能固定在壹個時間或空間,而要動態觀察,隨著證候的變化而變化。

  • 上一篇:腹瀉吃什麽食物?腹瀉吃什麽食物止瀉?
  • 下一篇:健康知識飲食療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