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膿皰瘡的鑒別和治療

?膿皰瘡的鑒別和治療

膿皰瘡的鑒別和治療

膿皰瘡是壹種常見的化膿性感染性皮膚病,好發於兒童,傳染性強,可暴發。常見於夏秋季,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容易受累。潮濕高溫季節患痱子、濕疹、疥瘡容易生病。

這種病中醫稱為“黃水瘡”、“滴膿瘡”,因膿液所到之處生瘡而得名。如《東田敖誌》中記載:“黃水瘡亦稱淋癰。據說膿液流到哪裏,就算是瘡,也就取名了。又如《金鑒·外科心法》中記載:“瘡,初如粟,癢痛,破黃水,泡成塊,可遍地生。」

病因和發病機制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濕熱之邪,侵及肺衛,郁於肌膚。肺熱脾濕,二氣交雜,內外交戰,毒邪再感染導致本病。

現代醫學認為,這種疾病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病原體通過細胞壁絲狀突起上的粘附素和抗原不可逆地粘附到宿主細胞特異性受體上,從而在皮膚上繁殖。兒童免疫功能不健全,皮膚外傷,瘙癢性皮膚病引起的抓撓,空氣中溫度適中,濕度大,都是感染的原因。

主要癥狀

1.多發生在夏秋季,尤其是兒童和成人。尋常型膿皰病容易在學齡前和學齡兒童中流行。大皰性膿皰病多見於兒童。深度膿皰病常見於營養不良的兒童和老年人。

2.最常見的部位是面部,尤其是嘴周圍、鼻孔附近、耳廓和四肢。尋常型膿皰病多發生於面部、四肢等裸露部位。大皰性膿皰病主要發生在面部、軀幹和四肢,偶爾發生在手掌和足底。深膿皰瘡多見於下肢和臀部。

3.皮膚損傷的特征

尋常型膿皰病:又稱接觸傳染性膿皰病。初期皮損為點狀紅斑或小丘疹,很快轉為膿皰。水皰壁薄,容易破裂,周圍有明顯的紅暈。水皰壁破後,露出紅爛面,膿液幹燥後形成灰黃色厚痂,常因搔抓而使周圍相鄰膿皰擴散或融合。

大皰性膿皰病:主要由噬菌體ⅱ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型71引起。皮膚損傷最初是米粒大的水泡或膿皰,很快變成大皰。大皰內容物先清後濁,大皰壁先緊張後松弛。膿液常呈半月形沈積在大皰底部,這是本病的特點,周圍無明顯紅暈。膿皰破裂,膿液幹燥後變成淡黃色痂,痂殼脫落愈合,留下暫時性色素沈著。

深度膿皰病:也稱為疥瘡。常繼發於蟲咬,病變可達真皮深處,中心壞死,形成黑色牡蠣殼樣痂,脫落後形成邊緣陡峭的潰瘍。

4.感覺又癢又疼。重癥尋常型膿皰病患者體溫高39℃ ~ 40℃,可伴有淋巴結炎、淋巴管炎,甚至引起敗血癥或急性腎小球腎炎。

5.病程及預後病程壹般在L周左右,痊愈後不留疤痕。有些患者由於接觸感染和自身接種的特點,可能會造成新的損害,或者抓撓,使損害擴大,使病程纏綿。深度膿皰瘡的病程約為2-4周或更長。

6.實驗室檢查: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增加。膿液細菌培養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鏈球菌。

診斷要點

常發人群(兒童)+癥狀(癢痛)+部位(口、鼻孔周圍常發)+典型皮疹(初期丘疹,迅速轉為水皰、膿皰,周圍潮紅,破潰後形成潰爛面)+病程(約1周,可自行接種感染)+預後(痂皮脫落無疤痕)。

辨證

1.丘疹性蕁麻疹:發生於四肢伸展側、腹部、臀部等。皮損為綠豆或稍大的紅色丘疹,質硬,頂部常有小水皰,瘙癢劇烈。

2.水痘:發熱當天出現皮疹,以小水泡為主,皮疹呈向心性分布。水皰中心可呈臍窩狀,不融合,可侵犯黏膜。春夏流行。

中國傳統療法

基於對疾病和患者狀況的全面分析的診斷和治療

1.熱毒綜合征:

主要癥狀:膿皰周圍有炎癥性紅暈,破裂後有黃痂,高熱、口渴、大便幹燥、小便黃;

舌脈:舌質紅,苔黃或白,脈滑。

治法:清熱解毒,利濕。

處方:金銀花10g、連翹10g、蒲公英10g、野菊花10g、大青葉10g、黃芩10g、赤芍10g、六壹散10g。

2.缺乏引起的毒性綜合征:

主要癥狀:局部炎癥癥狀明顯,潰爛後分泌物為稀膿或血性,常形成淺表潰瘍,傷口不易愈合,可伴有全身乏力、乏力、低熱。

舌脈:舌質淡,苔白或黃,脈沈細。

治療:清熱解毒,益氣養血。

處方:金銀花30g,連翹15g,蒲公英15g,野菊花15g,黃芩10g,赤芍10g,生黃芪10g,白術15g,當歸65438。

中成藥

連翹敗毒丸6克,每日2次;小白毒軟膏10 ~ 20g,每日兩次。

廠外處理

1.黃柏、地榆研成細粉,氧化鋅酌情加植物油制成藥膏或膏劑外用,或制成排毒藥膏外用。

2.先用無菌針頭刺破膿包,用高錳酸鉀或新潔爾滅溶液清洗傷口。當結痂較厚時,先用化毒散軟膏除去結痂,再塗上述軟膏或糊劑。

3.馬齒莧水、龍膽水、龍葵水在長時間滲出時可用於濕敷。

西醫治療

1.外用藥的原則是殺菌、消炎、收斂、幹燥。

如果水皰或膿皰未破,用無菌針頭刺破,用無菌棉球吸出水皰液。膿皰較大時,吸出皰液,盡可能避免皰液溢出到正常皮膚。1%甲基紫溶液,硫磺,爐甘石洗劑可外用。

那些已經破潰結痂的膿皰,要用1:5000 ~ 1:10000高錳酸鉀溶液和0.5%新黴素溶液清洗或濕敷。皮損較小者,可直接用棉簽蘸5%聚維酮碘溶液塗於患處,每日數次。如果病變面積較大,壹般用10倍稀釋後用於局部濕敷或結痂清理,再塗以莫匹羅星軟膏或0.5%新黴素軟膏、利福平軟膏或紅黴素軟膏。

當膿痂被清除後,炎癥就減輕了。沒有膿液時,可塗止癢、抗菌的洗劑,如爐甘石、10%硫磺洗劑。這些洗液可酌情添加0.1%利凡諾和5%黃柏。

2.全身治療根據藥敏試驗選擇相應的抗生素。壹般選用耐青黴素酶的半合成新青黴素或廣譜半合成青黴素,對青黴素過敏者可使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筆者認為膿皰瘡的治療沒有固定的模式,主要包括口服中草藥、外用抗生素和口服抗生素。特別要註意的是,要對患者進行適當的隔離,尤其是在集體單位,防止接觸和感染,被汙染的衣物、毛巾和用具要進行消毒。同時,要大力開展健康教育,註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炎熱的夏天,孩子要勤洗澡,勤剪指甲。避免搔抓,有痱子或皮膚瘙癢疾病者要註意及時治療。

  • 上一篇:中國古老的民風已經失傳,連壹個人都分不清三個財神。唉!
  • 下一篇:什麽樣的眉毛和長臉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