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方:銀翹散。
金銀花12g、連翹9g、竹葉6g、荊芥9g、薄荷3g、淡豆豉12g、牛蒡子9g、桔梗3g、蘆根30g、甘草6g,根據癥狀加減:上火黃痰者加黃芩12g、魚腥草30g清熱口渴咽幹,用加沙人參12g、天花粉15g清熱生津;咽喉腫痛嚴重者,加射幹9克,金燈12克,清熱利咽。
2、邪熱肺郁原理:清肺熱,化痰降逆。
處方:麻杏石幹湯合千金胃經湯。
麻黃6克,杏仁9克,石膏(先煎)30克,甘草6克,蘆根30克,冬瓜籽12克,桃仁9克,生薏苡仁15克,黃芩12克。根據癥狀加減:腹脹便秘者加生大黃(下)9克,芒硝9克。痰極熱者,加魚腥草30g,全瓜15g,加強清肺化痰之功。
3、熱毒內陷規律:清營解毒化痰。
處方:清營湯。
犀角3g(或水牛角30g),生地20g,玄參12g,麥冬12g,丹參12g,黃連6g,金銀花12g,連翹12g,竹葉9g,石菖蒲12g。若出現昏迷,可服用安宮牛黃丸鼻飼,清熱醒神。
4,陽欲除治:歸陽救逆,益氣斂陰。
處方:參附龍牧湯合生脈散。
人參9克,附子9克(先煎),麥冬65,438+05克,五味子9克,龍骨30克(先煎),牡蠣30克(先煎)。隨癥加減:若有抽搐,加羚羊角粉0.6克(吞服),鉤藤15克,鎮痙熄風。
5、正虛邪愛原則:益氣養陰,潤肺化痰。
處方:竹葉石膏湯。
人參9克、竹葉9克、石膏30克、半夏9克、麥冬12克、粳米12克、甘草6克、沙參12克隨癥加減:氣虛患者黃芪15克、白術12克、升麻6克陰虛患者,加地骨皮9克,生地黃15克,滋陰清熱;痰多者加杏仁9克,桑白皮12克,瓜皮12克,加強化痰止咳之力。
對於間質性肺炎的人來說,如果想用中藥治療其肺炎,可以按照本文所述的方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