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的臭味表明腸道環境的惡化
糞便的臭味來自吲哚和糞便臭劑,是腸道細菌分解蛋白質形成的物質。飲食習慣傾向歐美的人,每天吃大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大便會有臭味。相反,吃纖維素多的人,大便氣味更好聞。
糞便的腥臭味是腸道環境惡化的證據,說明腸道內腐敗菌的數量在增加,腸道環境的老化和惡化會促進人體衰老和患病。消化不良的癥狀,註意每餐不要吃太多,尤其是晚餐,只要吃壹些幫助消化的藥物就可以了,如保和丸、木香順氣丸、山楂丸等糞便成分:
食物殘渣在大腸中,壹些水和電解質被大腸的粘膜吸收。細菌發酵腐敗後,變成糞便排出體外。糞便中含有食物中未消化的纖維素、消化道脫落的上皮細胞、粘膜碎片和大量細菌,以及未消化的消化道分泌物,如粘液、膽色素、粘蛋白和消化液等。如果不吃蔬菜和雜糧,糞便的成分總是壹樣的,就是水65%,固體35%。固體部分的細菌最多,占總數的三分之壹到二分之壹。當糞便排出時,大部分細菌已經死亡。還有2% ~ 3%的含氮物質和10% ~ 20%的無機鹽,如鈣、鐵、鎂鹽等。脂肪占10% ~ 20%,壹種是未被吸收的分解脂肪,另壹種是來自細菌和上皮碎片的中性脂肪,還有少量的膽固醇、嘌呤基團和維生素。
因為吃了不同的食物,糞便發生了變化,比如吃了蛋白質中含有豐富食物的糞便,有臭味;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會發出糞便的臭味。疾病也會加重糞便的臭味。大便惡臭大多是吃了高蛋白食物或肉類,長期下去腸癌發病率會增加;大便有刺鼻的酸味,多為發酵性消化不良,是“食滯”的結果。有焦臭味的腹瀉是小腸功能下降引起的消化不良,焦黑色大便帶腥味提示消化道出血,出血多。水便伴有肉或魚的腐臭氣味,是腸內大量血液或粘液分解的表現;有怪味的肉湯樣大便多見於小腸出血壞死性炎癥。建議:如果發現大便有異常氣味,要及時去醫院咨詢治療。日常預防腸道老化和腸道汙垢可以遵循以下原則:1、保證睡眠,睡眠不足會加重腸道負擔;2、減輕精神壓力,防止菌群失調,保證心情愉快,防止腸道過勞;3.註意均衡營養,避免暴飲暴食,戒煙戒酒;4.吃塊根類食物,如紅薯、土豆、胡蘿蔔、大豆、谷類等。,多吃水果和蔬菜;5.適當服用壹些雙歧桿菌等腸道有益菌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