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朋友都覺得缺鐵性貧血沒什麽大不了的,甚至看了小科普、小食譜,都覺得補鐵或者食物就夠了。補鐵有那麽簡單嗎?其實不是的。缺鐵性貧血的病情往往容易反復,主要是治療後貧血得到糾正,患者停藥後認為隨便吃點就好了。這個時候體內還是缺鐵的。如果決定停止補鐵,會影響疾病的復發。
那麽正確的補鐵方法是什麽呢?治療原發病和補鐵是糾正缺鐵性貧血的有效措施。中醫調理可以改善胃腸功能,促進鐵的吸收和再利用,從而糾正缺鐵,是中醫治療缺鐵性貧血的壹種有效而理想的治療方法。
在現代醫學中,除了中醫的調養,我們還應該註意這些事情:
1.傳統上認為吃菠菜補鐵是不科學的。菠菜含鐵量少,植物性食物補鐵效果不好。人體對植物鐵的吸收率較低,需要註意動物鐵的攝入,如動物肝臟、紅肉等。
2.醫院規定的口服鐵劑,如琥珀酸亞鐵、硫酸亞鐵等,應在飯後服用,以減少這些鐵劑對胃的刺激。還要註意的是,鐵劑不宜與奶茶同服,會影響鐵的吸收;
3.體力提高了,身體強壯了。如果感覺好了,就不能停止自己補鐵。妳需要繼續治療,直到血紅蛋白恢復正常,然後服用3-6個月,或者直到鐵蛋白恢復正常。補充了身體儲存的鐵之後就不容易貧血了。
4.缺鐵性貧血不能單純補鐵。沒有找到病因,貧血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就可能被延誤。常見原因有:攝入不足,如偏食、素食、長期節食等。吸收不良,如十二指腸手術後慢性腹瀉;鐵的丟失常見於各種慢性出血性疾病,如月經過多、痔瘡、消化道潰瘍、消化道腫瘤等。
我們應該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保持樂觀,增強治愈疾病的信心。日常生活要有規律,適當的活動不要太累。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少去公共場所和人員密集場所。改變不良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戒煙戒酒不濃茶。嬰幼兒和孕婦要註意科學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