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讀余德貝散文有感

讀余德貝散文有感

朱靜

90年代中期,我在壹個關於老作家徐行的研討會上認識了德貝。當時,徐星的短篇小說已經引起了全國的關註。徐航告訴我,我們的余德貝是壹個偉大的後裔。後來才知道,余德貝接連發表了大量作品,涉及小說、散文、詩歌。兒童文學和科幻文學都表現不錯。成績最突出的是短篇小說——2007年獲第三屆中國短篇小說金雀獎,2009年《美麗的夢》冰心圖書獎,2015年獲短篇小說選登優秀作品。

最近讀了德北的《秋夜》和《世界的另壹邊》兩本短篇小說集(66篇),以及在《吉林文學選集》和《世界之書》上發表的7篇作品。真的感覺神清氣爽,有精神沖擊。在這裏寫下讀書的感受。

短暫的愛情:生命的詩意和輝煌

《祝福》是壹個清晨小街上三個人的小品:壹個拿著油炸水果的瘸腿女人,壹個掃大街的啞巴,壹個帶著金鈴的小女孩。跛腳女的丈夫三年前車禍去世,早早以炒水果為生;啞巴環衛工每天都是攤位的第壹個顧客。他喜歡吹口琴。開心的時候玩洪湖紅衛兵,郁悶的時候玩飛虎隊。小學時,“紅褲短發”的金鈴星期天幫媽媽跑,也是啞巴的知心朋友,纏著他吹口琴。“我希望我們能生活在壹起”這句話讓兩個成年人大吃壹驚。看到這壹幕,路邊的人說:“這壹家三口的生活真好。”或誤解或期待,“也許他們在等待”——等待幸福的到來。《好人》寫的是壹個大學老師觀察壹個在學校門口賣水果的年輕人。“他從來不減兩斤”,卻“太摳門”,“不停換蘋果”來拉平秤。他每天只給他三歲的兒子壹個蘋果。“我”給他兒子找了幾本兒童讀物。他以壹大袋水果作為回報。“我”沒有接受,只是打車跟著公交車去了老師家。有壹天,“我”在門外的小吃店看到了這壹幕:他往壹個鄉下男孩的懷裏塞了幾個蘋果,這個男孩就在智障媽媽的旁邊。“好人啊!”見過多次這種情況的店主感嘆道。普通人的瑣事,細致入微,就像小說裏說的:“妳看他的大車後面,陽光燦爛,讓人感到溫暖。”

三笑像壹首散文詩,完全是另壹種情調。“他”從杭州坐船到蘇州。"夜風從運河吹來,帶著壹些魚腥味."煙花三月,桐花滿樹,走進“怡園”,只見壹個女孩在井邊挑水,藍色的襯衣隨風飄蕩,姿態優雅,讓我無法阻止“他”舉起相機。姑娘問“他”為什麽拍照,“他”說:“竹風,竹風吹的風。”女孩“捂嘴笑了”。走進茶館,女孩竟然是這裏的“茶女”。她給他送來壹杯新茶,他不自覺地讀著窗外亭子上的題詞:“主人是竹的好朋友,竹伴不孤……”女孩小聲回敬:“靜靜地坐在觀眾席上很美妙,泳池很適合我。”說完“她笑了笑”,拎著鍋出門了。同室的幾位喝茶的長輩也轉著背詩,合唱起來。在這壹點上,小說表現了對遊客的尊重:“他那年只是戴了壹副眼鏡,留了壹把大胡子蓋在胸前”“他穿著寬松,滿身灰塵”。雖然蘇州女人只給兩個微笑而不是“三笑”,“但是壹個南方姑娘對壹個北方男人善意的微笑”,不也是壹個美好的南方春天的青春回憶嗎!

鄉下遠房表妹小雲,清純芬芳。她為我生病的“我”帶來壹袋青梅,酸酸的味道“讓我全身濕潤”;在月球上,我的小表妹迷戀上了穿粉紅色襯衫的女孩。說起她,“紅領巾,黃月如詩”——像三笑壹樣,都散發著生命的溫暖。同類作品中最精彩的當然是杭州路10號。這部被稱為“當代經典”的短篇小說,將生活中有著深刻激情的故事濃縮成壹小段魚雁往復。小說的妙處有幾點:壹、故事以惡作劇開頭。無聊的日子讓我突發奇想:我給杭州路10號那個叫袁曉雪的女孩寫了壹封信,甚至謊稱自己“失去了雙腿和雙手”。二是劇情的懸念和轉折。沒想到“杭州路10號”回信了。真的是“雪雪”,壹個月寫壹次。信很短,字很美,送了兩本書。“我”壹開始很震驚,然後自責,感到不安。我覺得我不應該欺騙這個“善良的女孩”。三是揭開真相,強束。四個月後,內省的“我”決定去拜訪“袁曉雪”。在杭州路10號,壹位老太太給我介紹了壹個書房:殘疾人心理學教授羅漢莎,兩個多月前因骨癌去世。小說寫道“我的血液開始變冷,這是死亡的征兆”——意思是主角將經歷重生般的蛻變。

生活的詩意和輝煌是德國北部的主要關註點。這類作品,不是寫重大事件,而是選擇更多的生活片段,以簡單的人物和畫龍點睛,以情、境、情取勝,在平淡的關系和場景中傳遞豐富的人性美。

白雲蒼狗:命運的苦澀與無常

余德貝沒有忽視生活的艱辛和曲折。他的壹些故事充滿了辛酸和命運的無常。

秋夜是深秋的郊遊。在土門嶺壹個農民詩人家裏,三個朋友吃著土豆,喝著酒,朗誦著詩歌。田野裏的篝火前,背完普希金的《致大海》後,韋嘉盯著火堆閃著淚光:“我那麽討厭火,現在突然發現我那麽愛火!”“小說的玄機在於“補充”:韋嘉是區消防中隊隊長兼詩人,復員後在壹次滅火中犧牲。前不久老李打電話說:“又到秋收了。要是佳偉活著就好了,我們可以再點壹堆篝火。”聽了他的話,“我哭了”,作品的語氣急轉直下。同樣描寫人的生活,還有《老友記》。”我”中了獎,獎金分給了三個朋友。剩下的十塊錢是請編輯吃飯。這時,即將從地質學校畢業的老皮來了,有事要回農村老家找我借錢。

——“我要是早點來就好了。”我把十元錢放在口袋裏。很快得知,老皮為躲避警察,無票跳下火車身亡。票價是9元7角。“我”覺得自己欠了老皮壹筆無法還清的債。我拿出十元鈔票(編輯那天吃飯花的錢),劃了根火柴...

這種情感錯位或遺憾,有時會發生在親人之間。“我”有糖尿病,我媽最著急最心疼。她幾次催促“我”打針,不厭其煩地到處打聽“偏方”。鄰居李毅被問了三次偏方,壹天幾次讓孫子去買“豬耳朵”豆...人們認為她“糊塗了”。但“我心中有壹縷永遠抹不去的苦澀。”小說基於胰島素這個命題,其實就是說母愛是“我”永遠離不開的胰島素。《父親節禮物》以“我”下崗後沒有工作,內心“被周圍冷漠,無動於衷”開始。父親節,上高中的兒子用車錢存了30元:15元給爸爸,15元給爺爺。“我”高高興興地用這錢買了兩瓶“德興”酒,跑去給爸爸。誰知老人戒酒,正是壹個月前“我”下崗的那壹天——“我的心突然壹緊!”壹個節日變成了三代人的悲喜劇。

在余德貝的《人物命運譜系》中,有壹個春風得意卻壹事無成的人:去齊齊哈爾做建築工人,被壹個“遠房叔叔”騙了;找個小飯館打雜,老板看不上;學不會唱歌,就沒心情寫詩;愛上壹個女生,沒錢娶她;購買體育彩票與號碼不符...(深)還有白白拋掉青春的“美姐”:的林省科協,愛慕省檔案局的壹個“美姐”,卻被“無辜的白眼兒”嫌棄,被罵“臭流氓”。林只好結婚生子,把她忘了。在20年後的壹次聚會上,我才知道“漂亮姐姐”的名字叫龐敏,“眼角已經出現了皺紋,鬢角的頭發也有點花白”,至今未婚。林正要向她敬酒,她猛地吐出三個字:“臭流氓!””(瞬間)《雛菊》中的菊花,和龐敏壹樣,沒有等到婚姻的到來,最後留給人們的卻是憂傷和悲傷。菊是我的寄宿高中同學。她長得像我初中暗戀的女生。他們曾經有過純皮相擁的經歷。為了保護她,“我”受傷了,她抱著壹把雛菊去醫院看我。高中畢業後,菊退學回老家種花去了。”進入大學的我”,每年生日都會收到她的快遞雛菊。20年後,她已是骨癌晚期。在她的要求下,“我”送了她壹束雛菊,帶著深深的愛和痛苦...

德比之類的作品,時間跨度大,註重細節。劇情聚焦人物命運的偶然或跌宕。無論是變還是不變,都滲透著某種人生的苦澀,日常細節往往凝結或代表著夾雜著悲涼和悲哀的人生意義。

見異思遷:奇怪的人和奇怪的想法

《朝覲》原本講述了在北京拜訪壹位著名的文學作家,但記憶卻停留在防空洞招待所裏的七個河南男人身上。那七個,平頂山礦工,沒做多少事,只在“我”喝醉了,丟了衣服和錢的時候——付了食宿費,走了70塊錢。讓“我”深有感觸:“那時候的人怎麽活得這麽簡單幹凈?”《馬吊》講的是仁義。玉樹名醫老孟去世,人們稱贊他仁義。為他送葬的隊伍中有壹匹三歲的紅馬。於是敘利亞生產隊的老馬難產,孟先生雪中送炭“救母子兩條命”;再說紅馬十幾年,堅持冬天獨自給孟家送柴,直到病逝,葬在孟先生墓旁。故事分解復合的結構,現實與記憶穿插的筆觸,豐富了小說的層次和節奏。

德北菲爾德對女性經驗的觀察相當敏銳。這些故事的奇異之處包含著巨大的悲劇。《天涯》裏的苗是我初中班的學習委員,臉“像長了眼睛的蘋果”。她陪我去動物園看蛇,塞給我壹包煙,勸我回家。兩年後,聽說苗在蛇屋前自殺,然後父親死了,母親瘋了。《白白浪費》講的是壹個遠房大媽的奇怪婚姻。小姨壹大早去店子打豬草,被同村的王聲強奸了。王聲自首,坐了七年牢。我阿姨瘋了。她做了七年鞋,沒哭沒鬧。王聲服刑期滿後,他的姑姑帶他回家結婚。他們沒有說話,而且在不同的床上。後來,王聲得了癌癥,他的姨媽“壹直侍候著他,直到他去世”。三年後,她也去世了,“獨葬南梁”。這根繩子有點荒謬。小文鎮上有個麻子開的雜貨鋪。壹個女人買了根繩子上吊自殺了。麻子高價買下繩子,並打出廣告:如果妳想自殺,可以租這條繩子。這根繩子成了小鎮婦女與命運抗爭的工具,小店也通過多次出租發了財。男人生氣,政府也沒辦法。最後市長夫人把它租走了,勒死了市長的小妾,繩子收回來了,惡有惡報。有些讀者可能想問這些女人為什麽會死。除了體裁的限制,生命是脆弱的,有些災難是難以知曉的。就像光明和快樂是人生的基調壹樣,陰郁和痛苦永遠都在,這屬於人性永恒的秘密。

更有想象力的是絕望和鏡子。前者是小文爺爺的奇遇。村子附近的森林濕地是大雁的春秋棲息地。村民紛紛獵鳥,爺爺家信佛,不傷鳥不吃鳥。爺爺12歲的時候,遇到了壹只落單的鵝。他努力形成翅膀,帶領大雁向南飛去。人們不相信他的故事。爺爺絕望了,沈默了。他每年秋天都消失,第二年春天又回來,多年後再也沒有回來。後者是小文自己的麻煩。小文做生意發了財,但很快就陷入了幻滅感。滿懷野心的他在田埂上用石頭打了壹只蛤蟆。之後外人就看不到了——他在鏡子裏“變成了癩蛤蟆”。有壹天,癩蛤蟆在夢中告訴他壹個“秘密”:“人,有時候自殺更容易。”

宋代詩人戴復古說:“如果妳想參與詩歌,就像參與禪宗,其中的樂趣是無法用語言來傳達的。我有壹點關心和開導,我從文字中超脫出來。”阿明人湯顯祖說:“壹篇文章的美不在於步驟和形狀的相似。自然氣場,恍惚,意料之外。奇奇怪怪的,不可描述的,不平凡的東西都可以組合起來。”奇怪的思維和奇妙的理解標誌著創造的自由狀態。在情節中加入荒誕的變化,極大地深化了短篇小說的主題和意蘊,也將余德貝的作品提升到了壹個全新的境界。爺爺變鳥、小文變蛤蟆的超現實主義筆觸,隱藏著的孤獨感、叛逆感、疏離感,有著微妙的正義感,極其凝練,尖銳地暗示了現代人的生存困境。

王蒙認為,“短篇小說是對作家生活經驗和作家感受生活的藝術能力的最直接考驗。”短篇小說考的是德貝的素養和品位,可見他的胸懷和才華。

“我愛人問我,妳的目標在哪裏?我回答說,在地上,在泥土裏。她微笑著看著我,像壹株開花的植物...我寫了我的愛情,我寫了我的眼淚,我寫了我的思想,我寫了我的微笑,即使生活坎坷,命運多舛,我也壹直告訴自己:活著,記住!”(天涯後記)余德貝的自言自語道出了他創作的真諦。

  • 上一篇:鍖呯毊閬庨暦鎬庨航娌荤檪锛焲胃痛,嘔吐,脹氣,該吃什麽藥?
  • 下一篇: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