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有什麽解決辦法嗎?
5`
中西醫學'東西'
主舌苔厚'
有時
分析:
味覺異常是指患者自覺口腔中有異常味道,如酸口、苦口、鹹口等。,常發生在臟腑有病的時候。因此,味覺異常的患者可以作為中醫診治疾病的依據之壹。中成藥對味覺異常有壹定療效,可根據辨證選擇以下中成藥進行治療。
中成藥的內治
口臭:口臭是指嘴裏的口氣很難聞。中醫治療口臭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胃熱蒸型:主要表現為口臭、口渴喜冷飲、口舌生瘡糜爛、牙齦紅爛、大便幹燥、小便短黃、舌苔紅膩、脈滑。清胃清熱為治時,黃連上清丸,每次9克,每日三次口服;或三* * *,每次4片,壹日三次口服;或牛黃衛青丸,每次9克,壹日三次口服。
痰熱壅肺型:主要表現為口臭、胸痛、胸悶、咳嗽痰黃黏、大便幹燥、小便短黃、舌苔黃膩、脈滑。清熱宣肺時,羚羊清肺丸,每次9克,每日三次口服;或清氣化痰丸,每次9克,每日三次口服;或復方魚腥草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
胃腸消化不良型:主要表現為口酸臭、腹脹、噯氣吞酸、大便稀或不適感腹瀉、小便短赤、舌淡苔厚膩、脈滑。治療以消食化滯為主時,保和丸,每次9克,每日三次口服;或山楂丸,每次1粒,每日三次口服;或木香檳榔丸,每次9g,每日三次口服;或復方雞內金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
口苦:口苦患者常有心煩易怒、頭暈頭痛、目赤脅痛、小便短黃、大便幹結、舌尖紅等。龍膽瀉肝丸每日可口服3次,每次9克;或丹梔逍遙丸,每次9克,每日三次口服;或夏枯草膏,每次10 ml,壹日三次;或者茵梔黃口服液,每次1片,壹日三次口服。
嘴酸:嘴酸是指口腔中有意識的酸味,甚至是別人的酸味。
肝胃不和型:主要表現為口酸,吞咽嘈雜,納差,噯氣,脅痛,舌淡苔薄,脈細。當以疏肝和胃為治時,調胃舒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陳翔化氣丸,每次9克,每日三次口服。
食滯:主要表現為口酸、噯氣酸、厭食、腹脹、舌淡、苔厚膩、脈滑。消食導滯為治時,枳殼導滯丸,每次9g,每日3次口服;或保和丸,每次9克,每日三次口服;或香砂養胃丸,每次9克,每日三次口服;或曲脈顆粒,每次1袋,壹日三次。
口鹹:指口中有鹹味,有時伴有痰鹹、咽幹、頭暈耳鳴、五心煩熱、腰膝酸軟、夜眠不安、盜汗、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數。當以滋陰補腎為治法時,白質地黃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大補陰丸,每次9克,每日三次口服;或滋陰甘露丸,每次9克,每日三次口服。
口淡:口淡是指口腔內失去味覺,患者感到口腔蒼白,嘗不出食物的味道,並伴有厭惡進食、精神疲乏、氣短、舌淡苔薄白、脈弱等癥狀。健脾益氣,芳香和胃時,可選用沈淩白術散,每次10g,每日三次飲用;或人參健脾丸,每次9克,每日三次口服;或香砂六君子丸,每次9克,壹日三次口服。
口膩:指口腔和舌頭發粘,停滯不前,難受。
寒濕困脾型:主要表現為口黏、口淡、不渴、無食欲、胃悶、四肢乏力、舌淡苔薄白、脈弱。當治療以健脾利濕為主時,可使用魏萍散,每次10g,每日3次。或理中丸,每次9克,每日三次口服;或良附丸,每次9克,壹日三次口服。
濕熱郁結型:主要表現為口粘澀,口臭,食之無味,口幹,腹脹,納差,舌質紅,苔黃膩,脈滑。當清熱利濕為治時,可選用甘露消毒丹,每次9克,每日口服三次;或六合鐘鼎丸,每次9克,壹日三次口服;或衛青黃連丸,每次9克,每日三次口服。
中成藥外治法
1,黃連膠囊:取黃連2粒,除去膠囊衣,研成細粉,用清水調成糊狀,分成兩份,外敷於鼻足心湧泉穴,每日1換服,連服3-5天。能清熱解毒,適用於口臭和口苦。
2.黃芩片:黃芩片3片研成細粉,用清水調成糊狀,分兩次,外敷鼻足心湧泉穴,每日壹變1,連用3-5天。能清熱解毒,適用於口臭和口苦。
3.金匱腎氣丸:取本品1丸,研細,用適量清水調成稀糊狀,分成兩份,塗於傷濕止痛膏上,外敷鼻足心湧泉穴,每日1換,連服3-5天。能溫腎益氣,適用於鹹淡之口。
4.傷濕止痛膏:取適量吳茱萸研成細粉,與適量清水混勻,外敷於肚臍或足部湧泉穴,傷濕止痛膏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服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