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屬於“寒濕流行”的範疇。從發病部位看,可在肺脾中擴散至心、肝、腎。從預防疾病的角度來看,中醫在治療時主要側重於支持陽。
艾灸療法自古以來就是扶陽的第壹法。寒熱皆可用,尤其適用於寒證、虛證、濕證。有壹種說法是艾灸能治百病,能起到溫經通絡、行氣活血、健脾和胃、升陽益氣、扶正祛邪、預防疾病的作用。
現代研究表明,艾灸能提高免疫球蛋白,調節細胞因子、T淋巴細胞亞群、吞噬細胞等免疫組織,具有抗炎、抗感染作用。
拓寬思路,不僅在流行期,病機相同的肺病都是寒濕所致,在有相應癥狀時,如秋冬流感、乏力、咳嗽等癥狀,也適用於以下艾灸方藥。
1.普通人群預防:
足三裏、氣海、中脘、關元;
以上四點可以固本培元,溫腎健脾,防病養生,具有“正氣藏於內,邪不燥”的功效,即“未病先防”。《扁鵲心書》上說:“人未病時,常灸氣海、關元、命門、中脘,可壽百歲以上。”孫思邈認為:“百病皆灸於三裏三壯”。
2.寒濕阻肺證、寒濕阻肺證人群:
合谷、太沖、足三裏、關元、百會、俞集、陰陵泉;
有發熱、幹咳、肌肉疼痛、乏力等癥狀。,而艾灸可以幫助正氣,祛除表邪,也就是“防疾病之變”。
合谷、太沖穴稱為四關穴,具有祛風散寒、解郁止痛、寧心安神的功效;足三裏、關元搭配,補天之本;陰陵泉是祛濕的絕佳穴位。
3.恢復期(肺脾虛證):
大椎、舒菲、舒歌、足三裏、孔嘴;
壹般肺部疾病治愈後,仍會出現氣短、乏力、食欲不振等不適癥狀。在大椎穴和舒菲穴施灸可以進壹步鞏固治療,即“病後預防”。
將適量熟附子、幹姜、吳茱萸、丁香、肉桂按2 1 1的比例混合,研成細末,取適量藥粉用醋或黃酒調成直徑約3厘米、厚約0.8厘米的圓餅,用針在中間紮幾個孔。將艾條或艾條切成小塊點燃。
大椎為督脈穴,為“諸陽之會”,解表通陽,補虛安神;舒菲為肺的背俞穴,能宣熱祛風,調理肺氣;舒歌是八會穴的血會,能理氣寬胸,活血通脈;該穴是肺經最多的穴位,具有清熱解表、潤肺利咽的作用。
操作:每天早上艾灸40min,每天1次。以潮紅、有溫熱感、輕微出汗、無明顯反應、皮膚無其他不適感覺為宜。
中低濃度的艾煙不會對人體產生毒性反應,除非長時間連續燃燒,而艾煙濃度只有在正常情況下超過200倍才會對肺部造成傷害,這樣的傷害是不會輕易達到的,大家可以放心。
有的人可能不喜歡艾灸點燃後的氣味,認為煙和味道很濃。
古有“灸身灸室”之說。艾灸可以殺菌室內空氣,幫助自身陽氣,刺激人體內部防禦系統。
艾灸有很多優點,而且方便易操作。即使不是在流行期,流感也容易在秋冬季節發生。艾灸可以提前增強體質,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