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糖尿病患者血糖難以控制,容易憋尿,導致過多的鈣隨尿液或糞便排出,所以糖友成了骨質疏松的高危人群。與健康人相比,糖友補鈣更重要。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每日補鈣量約為3袋牛奶。壹個6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建議每天攝入800~1000 mg的鈣,相當於每天喝3袋以上的牛奶,才能滿足身體對鈣的需求。需要提醒的是,每天喝牛奶最好不要超過500毫升,因為牛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喝多了容易導致尿鈣流失,反而對補鈣不利。建議通過各種方式補鈣。鈣的總攝入量不應超過2000毫克。
2.多吃富含鈣的食物。比如奶制品,豆制品,青菜,還有壹些海鮮。每100g的豆腐含有100 mg以上的鈣,所以不要靠豆漿補鈣,因為每100g的豆漿只含有10 mg的鈣。富含鈣的食物還有:毛豆、蛇豆、洋蔥、油菜、薺菜、芥藍、胡蘿蔔纓、香菜、莧菜、雪紅等。白菜類蔬菜(如大白菜、羽衣甘藍、甘藍等。)草酸含量低,可以適量多吃。
3.堅持“兩增兩減”。補鈣受多種因素影響,要打“組合拳”。首先要增加維生素D和維生素K的攝入,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維生素K是骨骼儲存鈣的“好助手”。綠葉蔬菜富含維生素K,顏色越綠,含量越豐富,如羽衣甘藍、白菜、蘆筍等。第二,要減少高鹽高磷食物的攝入。高磷食物(如動物內臟)會與鈣形成不溶性化合物,影響鈣的吸收。高鹽食物攝入越多,鈣隨尿液排出越多,也會影響鈣的吸收。
4.每天曬20到30分鐘太陽。陽光中的紫外線能使人體皮膚產生活性維生素D,從而促進鈣的吸收。所以在空氣好的情況下,晾曬20~30分鐘對補鈣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