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治療兒童癲癇療效顯著的“癲癇克星”膠囊,曾獲第五屆中國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銀獎、中國新技術成果專利產品博覽會金獎,並獲準出口國外。
“癲癇克星”是河南省中醫研究院癲癇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田華在祖傳古方基礎上發明研制的中藥制劑。據12歲以下癲癇患者216例臨床觀察,“癲癇克星”總有效率為98%,顯效率為91%。
與同期文獻相比,“癲癇克星”對癲癇的療效明顯高於其他抗癲癇藥物。用於兒童治療,優於其他年齡段,無毒副作用。研究還證實,“癲癇克星”能明顯改善癲癇患兒的腦電圖異常,改善率為66%。
香港大公報
癲癇星膠囊治療小兒癲癇療效觀察!癲癇是壹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大多始於兒童早期,因此兒童癲癇的治療壹直受到各方關註。我院壹組12歲以下的癲癇患兒,用點克星膠囊治療。
壹.臨床數據
1,壹般信息:
有265,438+06例門診患者經臨床和腦電圖檢查(部分病例行CF和MRI檢查)確診為癲癇,年齡在65,438+02歲以下,服用顛克星膠囊6個月以上。男136,女80,最小發病年齡3個月,平均發病年齡4.9歲。最短病程2個月,最長12年,平均病程3.6年。療程最短6個月,最長48個月,平均療程13.4個月。病因包括感染29例,產傷或腦損傷38例,熱性驚厥52例,遺傳傾向15例,疾病(誘因)。
216例單用癲癇星膠囊治療,其他中西藥抗癲癇藥物不適用。服用癲癇星膠囊後,原抗癲癇藥物逐漸停藥。治療期間定期進行腦電圖、心電圖、血常規、尿常規,以及血小板、肝功能檢查。
2.使用藥物:
癲癇星膠囊是我院研制的新型高效抗癲癇制劑。
處方:膽南星、天竺黃、人工牛黃、珍珠、鉤藤等。
用法:口服,根據兒童年齡,每次1/8-L膠囊。發作規律明顯者,發作前3小時可適當加大劑量,每日劑量可保持不變。
第二,結果
為了準確評價療效,便於療效對比分析,本文仍根據1979青島市全國癲癇研討會提出的標準,結合相關資料,制定了四級判斷標準。
完全控制:癲癇未復發,時間已超過服藥前最長間隔2倍以上。
基本控制:發作頻率減少75%以上,癥狀減輕。(顯著效果)
有效:攻擊頻率降低50%-75%,攻擊程度降低。
無效:達不到上述治療效果,或與治療前無明顯差異。
按上述標準,本組病例265,438+06例,完全控制65,438+06例,占53.70%,基本控制40例,占65,438+08.52%,有效54例,占25.00%,無效6例,占2.78%,顯效率72.22%。
216例中,157例治療前腦電圖異常,陽性率為72.69%。服藥後157例,65例按時完成腦電圖復查,檢出率為41.40%,其中2例已恢復正常,13例明顯好轉,28例好轉,22例無明顯變化,好轉率達66.15%。
用藥期間常規心電圖、常規血尿、血小板、肝功能檢查未見明顯異常現象。
雖然有47例出現嗜睡、頭暈、乏力、急躁、多動等不適反應,但這些反應不僅輕微,而且大多出現在服藥初期。除了少數需要每天調整壹次劑量的情況外,壹般不需要特殊處理,短時間內消失。
三。討論
中醫對癲癇病因的論述,無非是風、痰、火、驚。因為風是活動的,所以抽搐,痰是清眩,所以風和痰是病的基礎。本方以行氣、化痰清熱、息風為主,以息風、順氣、化痰通心,逐漸恢復神誌。處方以膽南星、天竺黃、清熱化痰、寧心定驚為主藥,牛黃、珍珠、羚羊角、鉤藤等為輔藥。用於清肝膽熱以避熱生風,天麻、全蠍、蟬蛻、僵蠶等。用於息風解痙,石菖蒲等用於導滯化痰,丹參、琥珀用於活血化瘀。同時,鑒於祛邪導滯之品易煉津傷氣,癲癇病程長,反復發作,加白芍、遠誌等滋陰液,使陰生陽長,化生活躍。本方緊密聯系心、肝的病機和痰、氣、火的致病過程,集清熱疏肝、平肝熄風、導痰化瘀、養陰益氣、開竅寧心於壹爐。它不僅具有顯著的抗癲癇和抗驚厥作用,而且適用於各種類型的癲癇綜合征。與同期文獻相比,癲癇星膠囊控制癲癇發作的療效明顯高於壹般抗癲癇藥物,用於兒童治療時優於其他年齡組。
雖然抗癲癇藥物的臨床療效與腦電圖效應的關系仍有不同看法,但大多數學者壹致認為腦電圖不僅對癲癇的診斷和病竈的發現有重要意義,而且對療效的評價和抗癲癇藥物的使用及減量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本觀察支持上述觀點,腦電圖可以反映臨床控制程度。雖然其改善明顯滯後於臨床改善,但癲癇放電壹般隨治療時間的延續而逐漸減少,甚至消失。本組65例腦電圖復查資料完整,平均療程為65438±04.8個月,腦電圖改善率為66.65438±05%,表明電可星膠囊的腦電圖效果令人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