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談兩種口渴綜合征。壹種是出汗後肚子裏的口渴感。這種口渴只需要喝點水。少喝,因為渴的時候不要喝太多,容易傷脾胃,即使餓了也不行,所以“少喝點,胃會更和諧。”
中醫講人體適量。另壹方面,在醫院裏,壹進去,不管大人小孩,每天都往身體裏掛幾瓶水,而且不管掛什麽,這種方法本身就很有問題。另壹種口渴是胃裏有濕氣的口渴。
為什麽有濕氣的時候會口渴?因為水是濕的,沒有氣化,不能供給身體各個部位,自然會口渴。這種口渴更常見。在臨床上,因為缺水而口渴的情況其實很少見。因為我們渴了,自然會喝水,所以大部分口渴都是水濕積聚。現在醫生壹看到口渴證就用麥冬養陰,這是不對的。
這個問題已經講過很多次了,還會反復講,因為中醫的大道理只有幾條,而《傷寒論》本身也反復強調過這些東西。可見今日之弊,古已有之。五苓散的方子後面會更詳細的解釋。這壹條講的是“脈浮,小便不利,微熱解渴。”脈浮微熱有表證,桂枝用於表證。
很多人會問,沒有表證,有可能不用桂枝嗎?我不能這樣理解。因為濕水氣化到體表,桂枝在體表走大循環,沒有桂枝怎麽氣化?況且表證也不能這麽狹義的理解。有表證的不是發燒、身體疼痛和感冒癥狀。我們之前說過,人體內其實有很多慢性癥狀,比如頸肩酸痛、腰痛、肌肉酸痛、水腫、頭痛頭暈、異常出汗、煩躁發熱等等。很多人不了解,經方裏很多方子裏都有桂枝。事實上,表證的表現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廣泛。
五苓散的主要證候是“解渴”解渴就是總想喝水,也就是胃裏雖然有飲料,但是不冷,還有點熱。如果胃涼了,就是渴了,不想喝水。胃微熱,說明氣化能力不算太差,所以這個方子用的桂枝比桂苓疏肝湯少,只有壹半;白術用的也少,只有18銖。茯苓和白術相等。關鍵是加了澤瀉和豬苓兩種性味偏寒的輕滲藥。澤瀉、豬苓味淡,鹹。光表示沒有粘稠物質,所以滲透;鹹度也在下降,可以帶腎去開水。這兩味藥性微寒,適用於濕熱證。豬苓較澤瀉寒涼,功效較低。有壹個治療下焦濕熱的方子,以豬苓為主藥。
五苓散中,澤瀉的用量最大,是其他藥物的近兩倍。五苓散的方義是重用向下稀釋利水的藥,輕用氣化藥。也就是說這種水濕積累是以水濕為主的。水濕了,說明北窗開了,南風進來了。不必重用桂枝,表氣可通。
因此,處方是壹個能量場。只要這種能量場與人體相匹配,能夠幫助人體恢復正常循環,疾病自然就會痊愈。我曾經以五苓散為主方治療過壹例黃斑病。黃斑疾病,也稱為眼癌,是眼球後部黃斑區的壹種病理變化。患者先去了號稱國內最權威的眼科的北京協和醫院眼科。協和大學的專家說,這種病治不好,即使動幾十萬的手術,也很快會復發。
我用了壹周五苓散為主方,病竈縮小了;治療壹個月後病變消失。到現在好幾年了,也沒有復發。當時患者對脈象的主要反應是中焦潮濕,脈搏慢,乏力,但渴水。他是個演員,愛美。他聽了美容專家的話,想多喝水,就喝了,不渴。
五苓散裏沒有所謂專治眼睛的藥。為什麽能治好這個病?說明醫學不是用來治病的,而是用來協調人體的,治病的是人體本身;同時也說明中醫沒有絕癥,因為真正的中醫打開了免疫之鎖。只要人體免疫力能抵抗疾病,中醫就能治愈。既然癌癥可以自愈,艾滋病可以終身攜帶不生病,那麽理論上癌癥和艾滋病都可以用中醫治療,這些簡單的藥方都可以。黃斑病變其實就是黃斑水腫,因為發病的位置往往就是所謂的絕癥。積液無非就是喝水。用中醫祛濕的方法治療其實是很容易的。有些人認為中醫不可能治愈艾滋病。其實不然。大多數病毒性疾病,如肝炎和皰疹,壹旦感染就會終身攜帶。所謂治愈,就是背著他們不生病。如果以此為標準,艾滋病當然可以治愈。
前面說過,五苓散的主要癥狀是“解渴”;這裏還有壹個五靈粉的主要證據,“水逆之”,就是喝水就會吐出來。當人體有水喝濕氣和熱量的時候,就會很想喝水,但是喝了之後胃接受不了,就會吐出來。有時候人的胃口特別好,吃了肚子就脹,不消化。也是這個原因,說明胃裏有食積,反應熱。這裏說“有表裏之證”,裏證指的是內飲。
表證顯然也是水倒伏的原因。如果有表證,津液就會上表,人體本身就處於上逆模式,很容易通過嘔吐排出不能接受的水分。前段時間有個八十多歲的老人來找我治療。他快死了。他喝水時嘔吐,但水谷拒絕進入。西醫診斷革胃,疑似胃癌。顧名思義,胃革質,不接受飲食。西醫說沒辦法。
這種病的名字很嚇人。西醫的本事就是給病正名,卻治不好。因為患者在外地,年紀大了,不能來面診,就用網上問診的方式填了壹張問診表。我是用五苓散為主方治療的。家人告訴我,吃了幾劑藥後明顯好轉,喝水嘔吐的情況也減輕了,胃裏的灼熱感也沒有了。所以作為中醫,不要被西醫的名字嚇到。
至此,幾個重要的祛濕方子都寫完了。回過頭來看,主要是桂苓豬肝湯、五苓散、茯苓甘草湯。這些主要是喝中號可樂的水。喝水是有形的水。如果是無形濕氣,苔白膩,胃脘飽悶,後世常用的壹些芳香類藥物,如藿香、佩蘭、砂仁等,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