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認為急性中耳炎引起的不完全性面癱可以通過鼓膜切開術和早期足夠的抗生素治愈。但對於完全性面癱的治療,眾說紛紜。有學者認為,當完全性面癱出現壹種或多種預後不良的癥狀時,如淚液或唾液減少、神經傳導異常等,應立即進行面神經減壓術;也有人認為,完全面癱期只需要乳突根治術,面神經功能恢復延遲的患者才需要面神經減壓術。
英國國家兒童醫學中心治療了10例急性中耳炎引起的面癱,其中不完全面癱8例,完全面癱2例。前者經靜脈註射廣譜抗生素及鼓膜切開術後,除1例於9個月內痊愈外,其余均於1 ~ 60天內痊愈。後者於上述治療後1周因持續發熱及耳溢而行壁乳突切除術(未行面神經減壓術),2例分別於3個月及7.5個月後完全恢復。
對於急性中耳炎引起的面癱,手術減壓的必要性值得商榷,尤其是血栓性梗死引起的面癱。水腫和缺血性面神經的過多分離和暴露會進壹步損害它。認為最保守的方法可以有效處理面神經管周圍的炎癥,徹底切除病竈,控制感染,使面神經功能恢復良好,無需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