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柿子洗凈,切成小塊;將糯米淘洗幹凈,然後放入鍋中壹起煮粥。粥裏加冰糖,煮壹會兒。
特點和作用:每天服用兩次。本品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適用於腸癌、大便頻繁、便血患者。傳統醫學認為,柿子味甘、澀,有澀腸、止血和胃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吐血、咯血、血淋、腸風、痢疾、痔瘡、漏等。《本草綱目》記載:“柿子為脾肺血之果。”其味甘平,性澀澀,故有健脾澀腸、治咳止血之功。孫思邈把糯米的藥用功能稱為“補氣止瀉”,並稱之為“脾之谷”。苗希雍《本草論蜀》:“補脾胃,益肺氣谷,脾胃待補,則中溫熱,便實。溫補能益氣,補氣會使體內熱盛,壹般適合脾肺兩虛、體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