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瘡形成時,受壓部位皮膚呈蒼白色、灰色或青紅色,邊界清楚,中心色較暗。如果繼續切菜,可能會出現水泡,被打破後可能會形成潰瘍。如果不及時治療,新息可能到達筋骨,表面可能形成壞疽,並有明顯的疼痛。
骶骨、臀部、髂骨、耳廓、枕骨結節、肩胛骨、腳踝、足跟等部位容易發生褥瘡。因此,對於長期臥床的患者,應經常變換體位,將床單展平,用50%酒精或熱毛巾輕輕擦拭受壓部位。對於早期褥瘡,應及時塗抹10%樟腦酒或50%酒精,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對於潰瘍型褥瘡,可酌情選用以下治療褥瘡的方劑。
(1),2%龍膽紫(紫色液體)
使用方法:將消毒棉球敷於瘡面。如果有水泡,就用針在火上燒,然後刺破再上藥。最後用100度燈泡,離瘡面30厘米處20分鐘,每天1~2次。
②、馬勃適量。
用法:將馬勃磨碎,撒在瘡面上。如果有化膿,可以直接將馬勃塞入膿腫腔內,然後用紗布覆蓋,用膠帶固定。每天換壹次敷料。
(3)適量的糖。
用法:直接在瘡面撒糖,1~2次,每日1次。此法可增加創面營養,減少分泌物滲出,抑制細菌生長,促進組織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