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妳們誰知道臨朐啊?

妳們誰知道臨朐啊?

/zs/ly.htm

臨朐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是山東省千裏民俗旅遊線的重點縣。山旺古生物化石世界罕見, 種類繁多,保存完美,其產地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重點保護區;五鎮之首——沂山被列為省級風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天然溫泉老龍灣,水深盈丈,清澈見底,有"北國江南"之稱;景色誘人的石門坊,群山環翠,壁立千仞,重陽時節遍山紅葉,夕陽殘照,朱谷丹崖,瑰麗如畫。

--------------------------------------------------------------------------------------------------

古齊長城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多有長城。除北方燕趙長城外,尚有齊長城、魏長城、楚長城。齊長城橫亙於山東中部,在臨朐境內長達50公裏。由於時代變遷,軍事不斷發展,漸失城防意義,不為軍家所重,任由風雨剝蝕,人為破壞,現僅存遺址、關墟隆土逶迤於山間。長城依山而建,隨峰嶺溝壑上下起伏。逢懸崖、峻峭陡坡難以攀登處,用巨石砌築3--4米高的石墻.

遇緩坡、低窪、狗谷,先以土石填平築基,基寬7--8米;壹般較平整地段,基寬8--10米。墻基均以大大石砌築,其寬5--6米不等,高為3米許。基上築墻,土石結合,外以石墻包皮,寬1米,每層俱有釘石勾連。內為夯土,統的院落形式,四面圍墻成院,其間再以甬路、花墻相隔,分為東、中、西三院落。主體建築於中院,前為拱形牌坊式山門,正門高出,門上石匾額,上鐫“東鎮廟”三大字。左右偏門略低,三門封頂俱為綠琉璃。進為拱券山門壹間,頂亦系碧瓦。山門東西,各有將軍殿兩間,又名“神君殿”。殿後,東側鐘樓,西側鼓樓,二樓均為亭閣式。在進為“禦香亭”。亭前後臺階、左右各立名人碑刻。“禦香亭”後是正殿,又稱大殿,為東鎮廟的主體建築。廊臺四面,石欄整齊玲瓏,封頂碧瓦,檐桷淩空飛出,砌築鱗次嚴整。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光彩奪目。整個大殿造型、風格、彩繪,與北京故宮殿宇相似。殿前祭臺,鎖釘欄板結構,料以青石,設計匠心獨具。臺之左,有建隆禦碑,右有元大德禦碑亭。

西院公館,館門上有“萬山深處”四字匾額,字大徑尺,體行書,奇古渾樸,遒勁秀麗。館內有“凈風軒”三楹,中間卷廈,廈前額曰“壹塵不染”。東院公館,其規制大小,建造用料,砌築工藝等均不及西院。

東、中、西三院,計有廟殿神堂、樓亭廊廡、道房齋舍等170余楹,是古代青州境內最大的山廟。院內千載名木古樹,參天蔽日;歷代禦碑古碣,大家題刻,叢矗如林,計360余幢,素有“東鎮碑林”之稱。

“名山俗物少,古剎神木多”。東鎮廟由來久遠,名木古樹,自然不乏。現存者僅有漢柏、唐槐、元銀杏等數株。

北魏石佛

東鎮沂山,是古代青州地方佛教的發祥地。《東鎮述遺記劄》載:“東鎮寺廟祠觀,多供石造像。古道明倒寺。佛四百... ...鋟刻工致情態活脫”。是寺,坐落於沂山東麓,汶水左岸,即今之上寺院村。明道寺始建於東晉鹹安初,盛於南北朝,有殿堂齋舍200余間,石造佛像400余尊,僧伽近百人,是東鎮梵宇之冠,也是青州地方佛教的活動中心。至唐末“會昌法難”,殿宇蕩平,僧眾還俗,石佛砸毀,摒棄荒野。

至宋初,佛教復興,沙門見其劫餘石佛,破首敝足,斷臂殘軀,擲扔寺墟溝壑,狼藉不堪,景象淒慘,對佛.

褻瀆失敬,於心不忍,便籌集募金,以明道寺遺址中心,鑿石穿地,砌磚成室,將拋散四處的大小破隨佛石,收集聚合,安葬其中。再築浮屠於其上,名“舍利塔”供禮拜祭祀。

時越千年,幾經滄桑,朝代數改,舍利塔早已廢圯,“龍窟”深埋地下,其上易為田舍。然經縝密調查,反復考究,終於找到了舍利塔遺址及其壁記,並進行了搶救發掘。

塔下“龍窟”為壹圓形攢尖式的窀穸,以青磚砌築,深數米。其間堆滿石佛殘體,縫隙壅塞淤泥。經發掘清理,***出土大小殘破佛體700於塊。多為少手缺足,頸折腰斷,較完整者僅幾尊。石佛多為立像,其大小不壹。雕刻用料,大型造像主要是雜有淡黃斑紋的青石,其次為石灰質砂巖,再為少量滑石,另外還有幾尊陶佛。雕刻形式,大型佛像盡是圓雕,中型造像深浮雕、圓雕各半,小型者多數為深浮雕,個別圓雕;較大的佛座圖案紋飾,尚采用了透雕。不少造像的背光、項光、佛座四周及背面,用淺浮雕或線刻畫像,鐫刻了佛教故事,內容生動有趣,耐人尋味。造像種類較全,佛有釋迦佛、彌勒佛、藥師佛、盧舍那佛等***11種;菩薩有文殊、普賢、觀音、地藏、虛空藏以及隨侍阿彌陀佛的二十五菩薩等數十種,不勝枚舉;明王主要有不動明王、大威德、金剛夜叉、軍荼利、降三世五大名王;天有吉祥、技藝、梵天、低釋天、四天王及天龍八部、藥師十二神將等。部分佛像的背光、項光或佛座周圍,刻有銘文,書盡魏體,大都書刻端方,筆力遒勁,是不可多得的碑刻。款識年代,大都是北魏、東魏、西魏,其中北魏後期、東魏初期居多,次之西魏、北齊,北周較少,隋、唐者雖有,卻寥無幾尊。造像大部敷粉彩繪,除最小者,很少塑面,尚有數尊鎏金者。所有石佛造像,面目清瘦,體態輕盈博衣寬帶,衣著褶紋稠密,勁緊連綿,呈階梯形,重要圖案紋飾,多是蓮花、忍冬、火焰等浮雕,大有漢魏風格。從銘文時代、造型特征不難看出,這批石佛像主要雕刻於北魏至東魏時期,是罕見的古老石造像。

從石佛的破碎部位看,多在頸項和四肢,凡斷裂處都有砸擊面,數量又多,當是有意砸毀的。據佛石的風化程度推斷,遺形歸骨舍利塔下龍窟時,已砸毀150年左右,石佛毀壞時間該於唐末。按《舊唐書·武宗紀》卷十八上載:武宗李炎,寵信道士趙歸真,真排毀釋氏,帝惡僧尼耗蠹天下,敕令拆天下佛寺... ...天下廢寺... ...。這次毀佛即是歷史上所說的“會昌法難”,沂山北魏殘破石佛,正是這場法難的產物。

這批石佛造像,時代早,迄今已1590余年。數量繁多,僅獨立成佛者達200余軀。種類全,佛、菩薩、明王、天各種均備。形態各異,坐立盤蹲、行飛跪臥,各種姿勢均有。神情不壹,喜、怒、憂、懼、愛、憎、欲七情俱全。構思精巧,造像優美,比例勻稱自然,形象逼真,活現若生。雕刻煎繁得當,線條流暢,琢磨細致,工藝精湛。它的出土,為研究我國南北朝、隋唐五代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情況,佛教興衰,僧道鬥爭,歷史上的毀佛運動,以及古代的雕刻藝術、書法繪畫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史料。

東鎮沂山北魏石佛,是勞動人民知會的結晶,佛教藝術的傑作,國內少見的文物瑰寶。

瀆失敬,於心不忍,便籌集募金,以明道寺遺址中心,鑿石穿地,砌磚成室,將拋散四處的大小破隨佛石,收集聚合,安葬其中。再築浮屠於其上,名“舍利塔”供禮拜祭祀。

時越千年,幾經滄桑,朝代數改,舍利塔早已廢圯,“龍窟”深埋地下,其上易為田舍。然經縝密調查,反復考究,終於找到了舍利塔遺址及其壁記,並進行了搶救發掘。

塔下“龍窟”為壹圓形攢尖式的窀穸,以青磚砌築,深數米。其間堆滿石佛殘體,縫隙壅塞淤泥。經發掘清理,***出土大小殘破佛體700於塊。多為少手缺足,頸折腰斷,較完整者僅幾尊。石佛多為立像,其大小不壹。雕刻用料,大型造像主要是雜有淡黃斑紋的青石,其次為石灰質砂巖,再為少量滑石,另外還有幾尊陶佛。雕刻形式,大型佛像盡是圓雕,中型造像深浮雕、圓雕各半,小型者多數為深浮雕,個別圓雕;較大的佛座圖案紋飾,尚采用了透雕。不少造像的背光、項光、佛座四周及背面,用淺浮雕或線刻畫像,鐫刻了佛教故事,內容生動有趣,耐人尋味。造像種類較全,佛有釋迦佛、彌勒佛、藥師佛、盧舍那佛等***11種;菩薩有文殊、普賢、觀音、地藏、虛空藏以及隨侍阿彌陀佛的二十五菩薩等數十種,不勝枚舉;明王主要有不動明王、大威德、金剛夜叉、軍荼利、降三世五大名王;天有吉祥、技藝、梵天、低釋天、四天王及天龍八部、藥師十二神將等。部分佛像的背光、項光或佛座周圍,刻有銘文,書盡魏體,大都書刻端方,筆力遒勁,是不可多得的碑刻。款識年代,大都是北魏、東魏、西魏,其中北魏後期、東魏初期居多,次之西魏、北齊,北周較少,隋、唐者雖有,卻寥無幾尊。造像大部敷粉彩繪,除最小者,很少塑面,尚有數尊鎏金者。所有石佛造像,面目清瘦,體態輕盈博衣寬帶,衣著褶紋稠密,勁緊連綿,呈階梯形,重要圖案紋飾,多是蓮花、忍冬、火焰等浮雕,大有漢魏風格。從銘文時代、造型特征不難看出,這批石佛像主要雕刻於北魏至東魏時期,是罕見的古老石造像。

從石佛的破碎部位看,多在頸項和四肢,凡斷裂處都有砸擊面,數量又多,當是有意砸毀的。據佛石的風化程度推斷,遺形歸骨舍利塔下龍窟時,已砸毀150年左右,石佛毀壞時間該於唐末。按《舊唐書·武宗紀》卷十八上載:武宗李炎,寵信道士趙歸真,真排毀釋氏,帝惡僧尼耗蠹天下,敕令拆天下佛寺... ...天下廢寺... ...。這次毀佛即是歷史上所說的“會昌法難”,沂山北魏殘破石佛,正是這場法難的產物。

這批石佛造像,時代早,迄今已1590余年。數量繁多,僅獨立成佛者達200余軀。種類全,佛、菩薩、明王、天各種均備。形態各異,坐立盤蹲、行飛跪臥,各種姿勢均有。神情不壹,喜、怒、憂、懼、愛、憎、欲七情俱全。構思精巧,造像優美,比例勻稱自然,形象逼真,活現若生。雕刻煎繁得當,線條流暢,琢磨細致,工藝精湛。它的出土,為研究我國南北朝、隋唐五代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情況,佛教興衰,僧道鬥爭,歷史上的毀佛運動,以及古代的雕刻藝術、書法繪畫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史料。

東鎮沂山北魏石佛,是勞動人民知會的結晶,佛教藝術的傑作,國內少見的文物瑰寶。

摩崖造像

東鎮沂山,非但僧寺尼庵繁衍,石屋、石窟、摩崖造像亦多,且時代早,數量多,雕造精細,尤其是歪頭崮。歪頭崮摩崖造像,肇造於北魏中期,多為大型佛、菩薩像,形式淺浮雕,數量60余尊,集中雕刻於歪頭崮西、南兩面陡崖石壁。規模極為可觀。至北周建德五年(574年),武帝宇文邕敕令拆廟毀佛,歪頭崮摩崖造像自難幸免。唐朝建立,佛教興起,除於東鎮廣造寺院蘭若外,尚大興金石之工,再次於歪頭崮巖崖雕刻佛造像。此次面廣量多,南自花枝臺東側石壁,北至南天門上下懸崖,僅大型造像即有百余軀,種類較全。形式多為淺浮雕,亦有線刻。佛像體量大小不壹,雕刻細膩,刻畫逼真,栩栩如生。歪頭崮摩崖造像,無論數量質量,都是不可多見的造像群。至唐“會昌發難”,佛門又遭破壞,營造近200年的摩崖造像,數日之間,毀損殆盡。自此,該造像群再無重雕新刻。至清末,所剩無幾。

現僅存觀音像壹軀,位於南天門外東側峭壁。造像為坐式,其高1.2米,鐫刻形式淺浮雕,造型豐標優美,神情安詳端莊,刻工精細,生動活現。據造像面部豐滿、各部比例相稱、形神兼備、衣褶疏放、佩帶飾物等特征,及其風化程度,考究推斷,該佛像為唐刻造。

“救苦觀音”造像,迄今已1000余年,歷盡香煙彌漫山谷的繁華廟會,享受過人間的膜拜盛祭,也目睹毀佛風暴的劫難,它是“會昌發難”的唯壹幸存者,是珍貴的歷史文物。

南天門

東沂山歪頭崮西南角,“十八盤”盡頭,懸崖頂端高聳壹小型閣樓,名“南天門”,它是登臨歪頭崮的唯壹進出門戶。

該門創建於唐代,牌樓式。北宋初,遭雷擊傾毀,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復建,形式更為閣樓,明成化間復修,又改為戍樓式。清初重建,依然前制。門之左側及東北面,與崮頂山石相連,其它諸面均臨懸崖深谷,地形孤立少倚,陡絕險岌,

真可謂“壹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要隘。是門,於清同治中期,屢遭匪禍破壞,浸尋雕敝,至十壹年(1872年)秋,因暴雨樓室倒塌,基臺墻裂,其額也墜於崖下摔碎,惟剩其“廟存”之畫圖與題額拓片。清亡,民國建立,僧道還俗,圖、片亦被其賣掉無存。

時當盛世,百業並舉,旅遊振興。1994年,沂山國家森林公園開發歪頭崮風景區,恢復古跡,重建南天門,門已久圯,史料少記,營造乏據,幸得邑人吉夢濤後裔,將珍存70余年的有關該門畫圖、拓片壹並獻出。按圖形制於舊址復修,並將明代李昂所書題額,再鐫刻於石,鑲嵌門楣之上,使這經歷1300余載的古建,原貌復立,重現人間。

沂山南天門,傾毀120多年,而今時未半載,霍然屹立於名山極峰之巔,重振英姿,再展新顏,迎接中外賓客。

人世蓬萊”石刻

歪頭崮南面,峭壁重疊,垂立百仞,高聳雲表,其側面較平整寬大,石刻頗多,據有關史料不完全統計,***十余處。有唐代八仙之壹張果老的“瀛洲仙境”石刻。有北宋仁宗時觀文大學士龐籍題壁“郝崖映輝,雲海飛霞”。字體行草,徑尺半許,直排兩行,陰刻。氣韻豪放不拘,灑落大方,筆力倉勁老練。有金

代世宗大定間正隆進士張萬公題刻“淩壁懸崖”。正書,筆路流暢勁健,圓潤遒美。除此,還有元代兵部侍郎於欽,明巡撫應天十府陳鳳梧、山東參政陳沂、左副都禦使袁宗儒等名流大家題刻。 這些鐫刻,可惜年久日深,雨浸陽曝,山石風化迸裂,剝蝕毀壞殆盡。現在幾處,亦多漫滅不清。其中清末“人世蓬萊”刻石尚清晰若初。題刻於南天門外左側赭色峭壁。字旁行而排列起伏有變,生動自然,字大鬥方,體隸書,古樸秀麗,蒼勁挺拔,鐫刻形式雙勾。末刻款識,小字陰文,直排兩行:“同治乙醜,了壹子書。”石刻雖寥寥四字,卻真切活現地道出了沂山歪頭崮山水奇異,雲霧竟年,如同東海仙境蓬萊。

碧霞祠

祠位於歪頭崮頂之陽,是朐邑內最早的“天仙聖母碧霞元君祠”。宋稱“昭真祠”,明稱“碧霞靈佑宮”,清曰“碧霞祠”,因碧霞元君住於泰山,又稱“泰山娘娘”,鄉裏俗稱謂“泰山老母殿”。該祠始建於北宋景佑間,元、明兩朝各有修葺,並分別增建“福神廟”、九天玄女娘娘廟“。至清末失修倒塌。1915年,再重修。由於山巔起伏不平,地面狹窄,祠廟規模局促,構造粗糙簡陋。

登上歪頭崮,折而東,過”通玄門“,山石盤陀,小徑彎曲陡立,夾道松柏摩肩,苔鮮鋪地,白蠟屈曲如波,似倒影浮動,景色清凈而幽雅。拽荊扳樹,沿石蹬而上,約百米許,至壹山坡臺地,便是碧霞祠所在。祠倚山而建,體量中型,面寬3間,其用料,大架木結構,墻壁砌以磚石,形式均為硬山式,正殿砌脊,兩廡卷棚,封頂俱覆以小青瓦。廟院四面磚墻,山門垂花式,封頂黃琉璃。祠

之周圍,古松老柏,蔭郁蒼翠。巖隙間,野榆紫荊,斜身垂枝,顯柢露爪,猶似虬龍蟠伏。其南巖崖,巨石層疊高聳,險峻崢嶸。登石眺望,萬水千山,無邊村野,盡置眼底,令人賞心悅目。院內外多白蠟樹,其最老者是碧霞祠前壹株,傳說為清高宗弘歷,於乾隆年二十年(1755年)祭遊東鎮沂山時親手栽植。該樹雖非高大,但稀有而古老,更是皇帝栽植,遊人登臨歪頭崮,爭相觀賞,且留下了許多詩文。

此樹迄今已230余載,樹幹枯空,外皮大半脫落,杈丫焦枯,枝葉數年萎絕,闌珊婆娑,失去生意。然近年忽復生機,重發新枝,綠葉繁茂,欣欣向榮,傳為“神木”。人們喜稱謂“枯木逢春”。遊客們認為枯而發榮是“吉祥征兆”,每每於樹下攝影留念。

歪頭崮碧霞祠,是沂山風景區的主要古建之壹,造型優美,建築玲瓏,又置高峰絕壁之巔,系於藍天,大有仙家之幽。

東鎮廟碑林

東鎮沂山,歷史悠久。自黃帝登封東泰山,舜肇州封山,定為重鎮。歷夏及商,皆有望秩之典。周有沈埋之祭,秦加車乘騮駒。西漢太初三年(前102年),武帝親臨其下,令禮官祀之,並建祀廟。爾後各朝,俱有加禮詔封。魏文帝瘞沈圭璋;隋開皇十四年(594年)詔就山立祠,取側近巫壹人灑掃,並所蒔松柏;唐貞觀十年(636年)加封沂山為“東安公”;宋真宗詔封沂山為“東安王”,元成宗封沂山為“元德東安王”;明洪武去封爵正神號,稱、

“東鎮沂山之神”,清雍正詔封沂山為“佑民捍禦之神”並詔定每歲春秋仲月,由所在專祭,以守土正官主之,凡遇國家大典,或“天時不順,地道欠寧”“興師征戰”,皇帝還親自或遣重臣赴東鎮祭告。由於朝廷禦祭,加之沂山雄偉秀麗,大家名士,騷人墨客,紛至沓來,觀光攬勝,四時不絕。其間流下了大量的古碑石刻,遍布廟院內外,叢矗如林,故有“東鎮碑林”之稱。據光緒三十年(1904年)不完全統計,有古碑360余幢。宣統、民國間亦有增建。碑碣大小不壹,最高者近7米,低者米許。用料多為青石,極少花崗巖。時代最早者西漢,晚者民國,其中有禦碑16幢,現僅剩4幢。最早者元大德禦碑,位於大殿祭臺西南角。碑冠蟠結青龍四條,形式浮雕,其造型美觀,生動逼真。正碑鐫元成宗大德二年《加封五鎮詔》文。再為明洪武禦碑,坐落於祭臺東側,地勢較高,與大德禦碑隔臺相對。其用料及結構與元碑同。其造型巧思,雕刻琢磨細膩,形象神氣,昂頭挺頸欲動,活脫若生,人稱“神龜”。遊客至東鎮廟,往往於此攝影留念。正碑刻明太祖洪武三年“詔定嶽鎮海贖神號”詔旨。是碑風格特殊,

元成宗大德禦碑

封沂山為元德東安王

古樸典雅,巍峨高大,是東鎮碑林之最。其余二碑,是清康熙、乾隆祖孫兩代祭遊東鎮沂山禦碑,高丈余,左曰“靈氣所鐘”,康熙五十年頌。右曰“大東陪嶽,乾隆二十年頌”。康熙禦碑,其冠較完整,碑身雖破為數塊,然題刻僅”所”字下部稍殘缺。乾隆禦碑,僅找到碑冠,“大”字上部及“乾隆禦筆之寶”印刻石塊,其余正在發掘中,不久將挺身復立於東鎮碑林。其它碑刻,除禦遣欽差和地方官祭告東鎮所留外,余碑也盡是椽筆名流,遊覽沂山題詠。

這些古碑,不但記載了歷代朝廷官府,對沂山的詔封祭告,膜拜祀事,還刻記了風雨不調、亢旱洪濫、地震隕落等自然災害及國家變革、外侵內亂、邊關軍事情況,也歌頌了東鎮奇山異水、秀麗絕佳的風光。碑刻字體,正、草、隸、篆、行書、狂草均有。鐫刻形式,陰刻、陽文、雙鉤俱全。底座碑冠,花邊紋飾,深淺浮雕、線刻齊備,形式各異。文體有詔旨、祭文、記、詩、詞、歌、賦、散文、題詞等,其中致祭碑文與詩歌散文各占少半。篇幅長短不壹,長者幾千言,短者數十字。題材內容廣泛,有國家政治大事,亦有當地奇事軼聞。東鎮碑林,是國內少見的藝林珍藪,是研究我國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情況、自然變化,以及文學、書法、雕刻藝術的珍貴實物史料。

由於碑置露天,任風雨侵蝕,日久年深,壹些碑文漫漶不清,個別斷裂傾倒。特別是近百年來,戰亂頻臨,屢遭兵災之獲,加之舊時寺廟遺物,不被

人們重視,破壞甚劇。為保護管理好文物古籍,使東鎮碑林復興再世,縣組織對殘碑斷碣進行挖掘整理。發掘考察完畢,於1985年秋後動工復立。再經1986、1987年兩次施工,***復立古碑近百幢,並整理編寫了《東鎮碑林文集》2卷。至此,使毀伐殆盡的千載碑林,萌生再榮,駛復回春。隨著各項工作的進壹步深入,古碑陸續復現,東鎮碑林將日臻完善。

登沂山

假日乘興登沂峰,放眼四顧盡蔥蘢

玉皇頂上踏遊雲,歪頭崮下嘆迷蒙

信步古寺聽松濤,駐足山居聞歌聲

才過瀑布濯輕塵,又入碑林覓詩蹤

沂山賞洋槐花

山腳洋槐花早放,山腰洋槐花猶香;

我自花海浮上來,山頂洋槐蕊初黃。

登沂山百丈崖

白雲繞峭壁,欲登亦不難。

潺潺流水聲,引我到山巔。

瀑布真面目,盡收在眼前。

千溪匯百丈,壹跌化為煙。

縹緲半空裏,落地歸自然。

又化清溪去,滋潤萬畝田。

觀沂山松雲有感

沂山觀松濤,白雲來繚繞。

疑在藍天上,仰看紅日高。

  • 上一篇:中藥鑒定:警惕偽劣雞內金
  • 下一篇:中藥館大圭拳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