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中藥橙葉

中藥橙葉

橘子不僅是秋天的時令水果,也是這個季節具有養生功效的“天然藥物”。橘子由內而外都是藥,橘皮、橘絡、橘核、橘皮甚至橘葉都起著重要作用。

橘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

先說橙肉。橘肉具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的功效,有利於治療胸膈氣滯、嘔吐止渴。如《日華子本草》記載其能“止渴、開胃、除胸中之氣。”《吃食》中記載它能“止嘔,降氣息,利水道,除胸中之熱。”《每日本草》記載其能“止渴、潤燥、生津。”很多應酬後喝醉的人也喜歡吃橘子,這對於食療來說也是合理的。比如《醫林簡編》中記載,橘子可以“解煩醒酒”。

專家提醒,因寒痰咳嗽的人不宜吃橘子。這壹點在《本草求真》中已有所提示,因為橘肉“助痰飲,亦有氣滯之害”。橘子不宜多吃,每天吃1~3個橘子比較好。不要空腹吃橘子,會加重胃的消化負擔。橘子不能和牛奶壹起吃,會引起腹痛、腹脹、腹瀉。

橘絡:通絡理氣,化痰活血。

吃橘子的時候,很多人喜歡把橘子肉外面的橘子情結剝掉,因為影響口感。但這種白絡有通絡理氣化痰的功效。適用於經絡氣滯、久咳胸痛、血中、酒傷口渴。如《日華子本草》記載橘絡“治口渴吐酒,煎湯甚效。”《本草綱目》記載它“通經活絡,行氣擴脈,排痰積於周皮外,促進血液循環。”《尋本草原》中記載其“通經絡,舒氣機,除痰,燥胃,除穢,調血脈。”至於橘絡為什麽能治口渴吐酒,本草崇元做了本質上的解釋,因為橘絡能“飲於胸中,又能上膚。”

橙子:化痰益氣,散結中。

橘皮外層的紅色部分也是中藥,叫橘紅,有刺激性味道。具有化痰益氣、寬中散結的功效。適用於治療風寒痰咳、惡心、嘔吐、胸痛、腹脹。《醫學源流》中記載,它能“調理胸肺之氣。”《本草綱目》記載能“降氣化痰”。本草記載其能“散寒發表。”

柑橘對治療痰病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明末醫生賈鎖學所作,甚至稱橘為“萬痰病之主,清代醫生李延昌所補中醫“藥意”之作。主要是橘紅色的辛辣可以發散,苦味的能量可以直降,所以需要服用益氣的藥物。專家提醒,陰虛幹咳、氣虛久咳者不宜服用橘子。

橘白:脾胃,濕濁。

橙白是橙子白色的內果皮。選取新鮮的橘子皮,用刀去掉外面的紅皮(即橘子),取裏面的白皮,去掉橘子網,曬幹或晾幹。內果皮是壹層薄薄的黃白色海綿,表面有橘黃色的痕跡,柔軟有彈性。氣息清香,味道微苦微甜。其味苦而溫,屬胃經,有和胃祛濕之功。主濕濁內阻,胸中脹滿,食欲不振。《本草筆記》載:“橘為白,去外層紅皮。其味甘,力不及橘皮,但用於補脾胃,無燥之咎。”

橘皮:橘皮和青皮的功效不同。

我們經常聽說陳皮和青皮其實都是橘子皮,但陳皮是成熟水果的皮,青皮是幹燥的幼果或未成熟水果的皮。兩者有什麽區別?

陳皮性溫,味苦,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和中、燥濕化痰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厭食、嘔吐、咳嗽多痰,還可解除魚蟹之毒。

青皮性溫,味苦辛,入肝膽經,有疏肝理氣、解郁化痰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胸脅腹痛、疝氣、消化不良、乳房腫脹、乳房核和慢性瘧疾。青皮比陳皮強,能破齊。所以在《本草綱目》中告誡:“青皮性最涼,伐堅破滯是其所長。但如果誤服,會損傷人的真氣,危害很大。要用的話,壹定要和人參、手術、芍藥等健脾藥壹起用,以免遺留,切不可單用。”

橘核:理氣止痛,消腫散毒

橘核具有理氣止痛的作用,可治療疝氣、睪丸腫痛、乳房膿腫、腰痛、膀胱氣痛。《日華子本草》記載其能“治腰痛、膀胱氣、腎痛。炒菜去殼,酒好。”《本草綱目》中記載,可“治小腸疝氣,陰蒂腫痛。”《本草綱目》記載其能“疏肝理氣,消腫散毒。”

需要註意的是,“本馮靜元”暗示橘坑適合實證,不足為禁。因為味苦,傷胃之氣。對於疝氣患者,應該先去醫院檢查。適合手術的人,不要只做橘坑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橘葉:疏肝行氣,化痰消腫。

橘葉有疏肝、行氣化痰、消腫解毒的功效。治療脅痛、乳癰、肺膿腫、咳嗽、胸膈脹滿、疝氣。《滇南本草》記載,能“行氣化痰,降肝氣”。治療咳嗽、疝氣等疾病。“在《本草舒舒》中記載,橘葉能散陽明、厥陰經,凝滯氣機,女子忌用乳、內外吹、乳巖、乳癰,均有療效,證均為二經所致。《顏回本草》稱,橙葉是壹種疏肝解郁、緩解脅痛的藥物。

  • 上一篇:如何調節月經量棕色,中藥可以調節月經嗎?
  • 下一篇:釣魚藥酒大全絕密配方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