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菌痢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菌痢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治療

1.急性細菌性痢疾

(1)壹般治療:癥狀明顯的患者必須臥床休息,按腸道傳染病進行消毒隔離。飲食主要是流質。病情好轉後,用粥、面等。避免生冷、油膩和刺激性食物。失水者應酌情補水。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口服補液鹽溶液(ORS)可用於體重5% ~ 10%範圍內的脫水嬰兒。每升水含葡萄糖20g,氯化鈉3.5g,碳酸氫鈉2.5g,氯化鉀1.5g。在全國各地試用近2000例,平均有效率96.9%。對於反復嘔吐或嚴重脫水的患者,應首先考慮靜脈補液,盡快改口服補液。

(2)抗菌治療:近年來,誌賀菌對各種藥物和抗生素的耐藥性逐年增加。目前常用的抗菌藥物如磺胺、鏈黴素、氯黴素、四環素等大多具有耐藥性,臨床療效相應下降。細菌可以表現出多重耐藥性。因此,細菌性痢疾抗生素的選擇應以當地流行菌株的藥敏試驗結果或患者糞便標本培養結果為依據,避免濫用。註意壹定區域的藥物輪換。抗菌藥物療效的評價應以糞便培養陰轉率為依據,治療結束時陰轉率應達到90%以上。常用藥物包括以下幾種:

①喹諾酮類:具有抗菌譜廣,口服易吸收的優點。近年來耐藥菌株逐漸增多,耐藥也可以通過質粒介導。誌賀菌感染常用環丙沙星400 ~ 600 mg/d,口服2 ~ 3次,療程3 ~ 5天。其他新喹諾酮類藥物對誌賀氏菌感染也有效。

②磺胺甲惡唑?唑/甲氧芐啶(復方磺胺甲惡唑?唑類):劑量為2片/次,2次/d,療程7天。根據我們的應用結果,治愈率可達95%以上。近年來,耐藥性逐漸增加,療效有下降趨勢。磺胺過敏、白細胞減少、肝腎功能不全者請勿使用。

③抗生素:誌賀菌對氯黴素、鏈黴素、氨芐西林等常用抗生素耐藥,部分菌株對多西環素仍敏感。大部分致病菌體外試驗對卡那黴素和慶大黴素仍敏感,但只能註射藥物,即時效果良好。由於腸壁組織內藥物濃度低,不排泄到腸腔內,且不易清除細菌,易復發,故適宜與甲氧芐啶合用口服。國內外研究表明,頭孢類抗生素對誌賀菌也有較好的療效,必要時可選用。在決定使用抗生素時,應考慮疾病的嚴重程度、患者的年齡(對兒童的治療參考265節細菌感染中急性傳染性胃腸炎的治療)、衛生狀況、進壹步傳播的可能性以及導致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的可能性。此外,早期使用適當的可吸收抗菌藥物治療,可明顯緩解癥狀,減少誌賀菌的排出。對於兒童,TMP-SMX中的TMP成分為每65433 4毫克/千克。成人用雙加強片(TMP320mg)每12小時1次。成人也可口服諾氟沙星400mg,每日2次,或口服環丙沙星500mg,每日2次。許多誌賀氏菌菌株可能對氨芐青黴素和四環素具有耐藥性。

④中藥治療:黃連素0.3g/次,4次/d,7天為壹療程。或口服生蒜,或口服馬莧菜湯,或口服白頭翁湯,均有壹定療效。

2.爭取早日治療中毒性菌痢。

(1)抗菌治療:宜靜脈滴註,可用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或頭孢類抗生素。情況好轉後口服,劑量和療程與急性細菌性痢疾相同。

(2)抗休克療法:

①擴容:早期應迅速輸液,靜脈註射右旋糖酐40,10 ~ 15 ml/kg體重和5%碳酸氫鈉5mg/kg體重,30 min ~ 1 h,迅速擴容。後用1/2含鈉溶液(生理鹽水和葡萄糖註射液)以30 ~ 50 ml/kg的重量快速靜脈滴註6 ~ 8h;如血壓不升,可靜脈輸註甘露醇(20%) 1g/(kg次),可吸收組織液,起到擴容作用,防止腦水腫的發生。休克改善後主要輸註葡萄糖,葡萄糖與含鈉液的比例為3 ∶ 1 ~ 4 ∶ 1。24小時維持量為50 ~ 80 ml/kg體重,緩慢靜脈滴註。

②血管活性藥物:中毒性菌痢主要為高阻力低輸出性休克,應用山莨菪堿(有抗乙酰膽堿和擴張血管作用)0.5 ~ 1 mg/kg體重,成人20 ~ 40 mg,靜脈註射,1次,每5 ~ 15分鐘。直到臉變紅,四肢變暖,呼吸改善,血壓上升,可以暫時停用。如果用藥後效果不好,可采用酚妥拉明加去甲腎上腺素靜脈滴註,或在200ml中加入異丙腎上腺素0.1 ~ 0.2 mg加入5%葡萄糖註射液靜脈滴註,可加強心肌收縮力,對部分高阻力低輸出量性休克有壹定療效。

③腦水腫:當患者出現頻繁驚厥、昏迷加深、呼吸不規則、紫紺時,應及時靜脈註射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1.5 ~ 2g/(kg次),2 ~ 3次/d。同時靜脈滴註地塞米松限制鈉鹽的攝入,對控制腦水腫有壹定作用。

④降溫供氧:發熱患者應給予物理降溫,可減少耗氧量和腦水腫。對於高熱、頻繁抽搐的患者,可短期給予冬眠合劑氯丙嗪、異丙嗪1 ~ 2 mg/kg體重,肌肉註射可加強物理降溫的效果。

其他熱水袋有助於緩解腹部不適,但能被吸收緩解刺激的甲基纖維素制劑不能緩解腹瀉和腹瀉。抗膽堿藥和樟腦鴉片酊應盡量避免,因為它們可引起腸停滯,延長發熱期,使大便不斷排出細菌。

3.慢性細菌性痢疾治療以綜合治療為主,包括整體與局部、內因與外因相結合的原則。

(1)壹般治療:註意生活節奏,飲食易消化,營養豐富,忌生冷油膩。並積極治療胃腸疾病和腸道寄生蟲病。

(2)抗菌治療:如獲得陽性結果,應根據藥物敏感性選擇合適的抗生素,或聯合或交叉用藥兩個療程使用以往從未使用過的有效抗生素。對於有慢性腸黏膜病變的患者,可同時采用局部灌腸治療。5% ~ 10%大蒜液200ml可加潑尼松20mg和0.25%普魯卡因10ml,每晚1次,10 ~ 14天為壹療程。

(3)免疫療法:痢疾疫苗療法,最好使用自己的疫苗,隔天皮下註射1次,共10 ~ 14天。

(4)調整腸道菌群:慢性菌痢常因長期使用抗菌藥物而出現菌群失調。正常腸道菌群被抑制,通過性細菌或侵入性細菌占優勢。發酵病人應限制牛奶和豆制品。腐敗應該限制蛋白質的飲食。大腸桿菌減少時可給予乳糖和維生素c。腸球菌減少時可給予葉酸。另外口服乳酸桿菌或枯草芽孢桿菌等微生態制劑,支持腸道厭氧菌。

(5)中醫治療:根據中醫辨證論治,陰虛型慢性菌痢宜養陰清腸,可采用停車;虛寒型宜溫脾補腎,澀精散結,可用真人養臟湯治療。

(2)預後

菌痢多數情況下是自限性疾病,1 ~ 2周以上就會痊愈。預後與以下因素有關:①老年、體弱、嬰幼兒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並發癥多,預後嚴重;②中毒性菌痢死亡率高,尤其是呼吸衰竭型;③痢疾誌賀菌I型引起癥狀較重,而福氏誌賀菌易引起慢性癥狀,耐藥菌株影響療效;④適當的抗菌藥物對消除感染有重要作用。用藥不當,療程不足,治療不及時都影響療效。

  • 上一篇:腎陽虛能喝菊花茶嗎
  • 下一篇:益氣補血湯的10種做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