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藥材 - 化州的特產是什麽?詳細介紹壹下。

化州的特產是什麽?詳細介紹壹下。

古時候荒無人煙的化州,瘴氣多,人患痰。相傳“石龍”城裏有羅辯手,憐民疾苦,種下橘子,所產橘子有神奇功效。明清時,周人在周城內修建華嚴寺,紀念羅扁,寺門對聯曰:“故事憶當年,植柑萬株;仙蹤留在這裏,毛庵是個住的地方。“關於化州橙的記載,在明朝萬歷年間(約1600)編纂的《高州官誌》“藥”中已有記載。除了傳說、功效、價值、辨析、土壤、氣候、物種保護、采集、加工、貢賦、起源、圖謀,還有大量贊美化州橙的詩詞。

清中葉,全縣種植柑橘300余畝(約1,000株)。清末民初,由於戰亂頻仍,加上當局只註重獲取,不問生產,柑橘更是遭到破壞。到1949,全縣只有30多畝(2000棵樹左右)。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在50年代撥出專款,恢復老桔園,開辟新產區。1962成立縣柑桔生產辦公室,委托中藥材公司負責柑桔的生產、加工、收購和銷售。橙色面積逐年增加。70年代初,全縣柑橘面積發展到3000多畝,1985年增加到8500畝(約17萬株)。縣人民政府還組織中醫藥專家對化州橙進行了系列研究。為了挖掘當地生產的優勢,1987年將賴家源桔制品廠擴建為中藥廠,職工從20多人增加到100多人,生產桔系藥物,進壹步發揮了桔在醫學上的作用。1988,該廠批量生產桔子系列藥品。

榕樹茶,又名琉璃茶,因產於古官路榕樹集市附近而得名。據說榕樹茶條鮮嫩,葉片翠綠,形狀與古榕樹相似,故名。還有,榕樹茶的原產地是茶(明崇禎年間趙所建),寺旁有壹口井,名為井。井水清澈甘甜,榕樹茶泡在玻璃井裏,特別香醇,所以又叫劉力茶。

榕樹茶入口甘潤,喝了不僅解渴,還能祛風化痰,消積開胃。這種茶種植於明末,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相傳明末清初,阿清官司因避權奸逃到這裏,剪發為僧,隱居在劉力寺。他在寺廟旁邊建了壹個小茶亭,把玻璃茶泡在玻璃井裏招待路人。由於釉裏茶清香甘甜,好果能傳書,所以各地官員、名人到劉力寺飲茶賦詩成為時尚,留下了許多佳作。比如郜璉的觀察,讓沈曄萬音有了“新羅飲壹燈”的美句。名人謝貴元借茶題詩:“峰轉茶館,讓我們在名泉嘗壹勺甜;絕對像惠山的味道,嶺南真的不減江南。“名人喝名茶,相得益彰。榕樹茶很有名。

南盛的蔣莎是糜子,耐旱,不耐瘠薄,怕澇。南盛大部分耕地屬於黑泥田,含碳豐富,松軟疏水,適宜高良姜生長。

南生高良姜色澤棕黃,微有光澤,不曬癟,皮薄肉厚,肉脆肉嫩,味辛甜,姜酚含量高,具有化痰行氣、消食開胃、健脾利水、祛濕、預防疫病的作用。據長輩傳說,清朝光緒年間,化州及鄰近各縣瘟疫流行,南盛壹帶村民吃生姜,防止得免疫性疾病,使周邊壹片太平。此外,南盛姜水配以當地名菜“白切雞”,香而不膩,風味十足。餐館、飯店、居民家庭都以生姜為主要調料,彼此習以為常。還有當地廚師用來調味的香辛料粉,南方多配姜。菜特別好吃。

南盛種植蔣莎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當時只有幾十畝。自此,高良姜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不僅可以作為調料,還可以作為治療漢病的藥物,所以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到清末已發展到500多畝。民國時期。謝村、汕尾、唐樂種植面積由浦山擴大到南盛,年種植生姜1000多畝。在蔣莎(幹姜片)上市季節,南盛圩的許多商家按秤收購,運往桂、滇、華中、華北等地銷售。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高度重視高良姜生產,總結交流生姜種植經驗,推廣高良姜良種。同時,商業部門設立了壹些收購點,促進了高良姜的發展。從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全公社每年種植高良姜3000畝左右,畝產2噸。後來隨著南生引水工程的修建和完善,夏季多澇田,不利於高良姜生產。再加上當時有“重糧輕錢”的傾向,使高良姜種植面積減少。1988,全區(鎮)種植生姜約200畝,總產量300多噸。

水橋黃瓜水橋的農民種植黃瓜的歷史悠久,把黃瓜做成瓜幹是壹百多年前的事了。水橋黃瓜,因其產地而得名,最早在中村和六村種植,後來逐漸發展到附近的山厝、下厝、影壁、禾倉角、唐晨、梁厝和六村。新中國成立後,水橋黃瓜得到了進壹步發展。除了在老產區不斷擴大種植面積外,還在臨近的岐嶺、龍秀、羅地、齋堂坡、楚壩等兩廣區(鎮)進行了種植。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水橋每年種植黃瓜100多畝,生產瓜幹約15噸。

  • 上一篇:常用的中藥有
  • 下一篇:什麽是氨基酸洗面奶 平價氨基酸洗面奶推薦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