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涇陽縣經濟

涇陽縣經濟

涇陽縣 2005-2015 年經濟指標 年份 GDP/

億元 增長率/% 第壹產業/ 億元 增長率/% 第二產業/ 增長率/% 第三產業/ 增長率/% 三次產業比例/ 人口/ 萬人 2000 18.899.57.85 - 5.71 - 5.33 - 41.6:30.2:28.2 2001 20.629.48.50--6.27--5.86--41.2:30.4:28.4 2002 23.2110.49.25--6.73--7.23--39.9:29.0:31.1 2003 26.5412.610.73--7.66--8.15--40.4.28.9:30.7 2004 32.2913.212.93--9.65--9.71--40.0:29.9:30.1 2005 37.7513.715.7111.710.6318.411.4111.541.6:28.2:30.2 2006 43.8913.118.709.912.1219.213.0711.542.6:27.6:29.8 2007 52.8414.020.686.816.2818.715.8819.239.1:30.8:30.1 2008 65.1016.3 26.60 7.5 20.01 26.5 18.49 17.0 40.9:30.7:28.4 2009 74.04 14.4 27.69 6.8 23.27 19.0 23.07 17.9 37.4:31.4:31.2 2010 87.4014.430.268.130.52 21.4 26.6213.434.6:34.9.30.5 2011 101.52 12.5 35.23 7.7 35.16 18.6 31.13 11.1 34.7:34.6:30.7 2012 118.0213.538.646.544.0222.2 35.37 10.6 32.7:37.3:30.0 2013 135.0113.142.74.4552.9822.939.329.031.6:39.2:29.2 2014 152.0311.043.865.261.8515.446.3210.328.8:40.7:30.5 2015 160.2311.545.005.6 64.3715.450.86 10.8 28.1:40.2:31.7 1949年,涇陽縣手工業,工業產值16萬元。建國後,涇陽縣立足縣域資源,大力興辦地方工業,工業從業人員和工業產值全面增長。1954年,工業總產值525.4萬元。1956年,大力開展對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先後建立生產合作社(組)33個,公私合營企業3個。1963~1965 年,實施國民經濟 "調整、鞏固、充實 "計劃。1963~1965年,貫徹國民經濟 "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的方針,加大技術改造力度,主要生產設備實現機械化、半機械化。文化大革命 "期間,工業發展速度放慢。1979年,縣辦工業產值3412.1萬元。1989年,縣辦工業企業39家,職工4387人,固定資產原值4695.8萬元,工業總產值4392.8萬元,初步形成紡織、機械、建材、化工、食品等五大行業。初步形成了紡織、機械、建材、化工、食品等五大產業,湧現出省級先進企業2家,市級先進企業4家;部優產品2個,省優產品5個,市優產品4個。

2010年,涇陽縣83家規模工業企業***完成產值63億元,同比增長29.5%,其中食品加工、建築建材、機械加工、醫藥化工、飼料農資、電線電纜等六大支柱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8.1億元,占全部規模工業產值的86.6%,同比增長34%。全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20.69億元,比上年增長21.1%。

2012年,涇陽縣實施陜建鋼鐵等10個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和文井水電站等9個企業技術改造項目,投資***總額22.05億元。新增頂麥食品、潤哲紡織等規模企業14戶,規模企業總數達到57戶,規模工業產值達到116.62億元,同比增長33.3%。列支215萬元,對工業發展先進典型進行獎勵。縣永嘉面粉廠、醫藥公司等5家企業改制進展順利。新增中小企業102家,非公經濟完成增加值63.02億元,占GDP比重達53%。

2014年,24個工業項目完成投資35.2億元,縣工業集中區被列為省級重點園區;新增規模企業5家,總戶數達到79戶,規模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80.2億元,同比增長20.4%。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57.71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增加值46.38億元,增長17.6%,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11.54億元,增長8.3%。全年簽約項目22個,合同資金512億元,投資130億元的華晨汽車、投資28億元的神舟雷達、投資30億元的五洲雲產業基地等重大項目相繼落戶涇陽。7個市級和42個縣級重點項目分別完成年度計劃的168%和13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179.43億元,增長26.1%。建國前夕,涇陽縣糧食平均畝產僅82公斤,農業總產值2239萬元。

建國後,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堅持大規模基本建設,不斷改進耕作技術,使用先進農業機械,生產力有了較大發展。 涇陽縣先後被國家和陜西省命名為商品糧、優質棉、烤煙、蔬菜、果品、奶山羊、籠養土雞、食用菌等八大生產基地縣。1989年,涇陽縣農業總產值3.14億元,是1949年的3倍多;糧食平均畝產252公斤,是建國前的3.1倍。

2010年,涇陽縣糧食總產量28.79萬噸,增長3.8%,其中夏糧14.48萬噸,秋糧14.31萬噸。奶牛存欄6.6萬頭;奶山羊存欄18.5萬只;生豬存欄24萬頭;家禽存欄203萬只。肉類總產量2.11萬噸,奶類總產量20.09萬噸,禽蛋產量1.45萬噸,分別增長8.2%、3.8%和6.6%。

2012年,農業部新增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360萬元,吸引社會投資2700萬元,推廣大型拖拉機、玉米收獲機等農業機械8630臺(套),農機總動力增長3%,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達到85%以上,糧食總產量25.73萬噸。新增奶牛1.1萬頭、奶牛7.4萬頭、奶山羊18.6萬只、生豬31.3萬頭、家禽231.3萬只,擴建500至1000頭奶牛場(區)7個,新建千頭標準化奶牛場4個。新植蔬菜1.2萬畝(設施蔬菜6136畝),蔬菜種植面積達到40.7萬畝,年總產量166萬噸,實現產值20.5億元。新增釀酒葡萄1.01萬畝,果樹總面積發展到19萬畝,水果總產量達到15.5萬噸,水果產值3億元,果業人均收入570元。新增土地流轉面積1.2萬畝,累計流轉土地16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23.5%,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24個,新增省級百強示範社2個。

2014年,縣財政支出35.14萬元支持 "黑白紅綠 "產業發展,完成茯磚茶、蔬菜、釀酒葡萄和關中環線觀光農業等專項規劃編制,涇河新城(涇陽)現代農業示範區被農業部認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完成涇陽茯磚茶 "三保",全縣糧食種植面積76.18萬畝,總產量23.98萬噸。其中夏糧42.1萬畝,平均畝產301公斤,總產12.67萬噸;秋糧34.08萬畝,平均畝產332公斤,總產11.31萬噸。橋底和中張鄉高產創建萬畝片和攻關田小麥畝產515.8公斤和568.1公斤,玉米畝產620.3公斤和744.8公斤。完成種子田驗收1萬畝,三田建設2.9萬畝,農作物新品種試驗示範115個,12月底876.7萬元種糧補貼通過 "壹卡通 "直接支付到種植戶手中。畜、菜、果產業穩步發展,新增奶牛8590頭、設施蔬菜6138畝、釀酒葡萄5350畝。明代,涇陽縣人王政編撰了《新制諸器圖說》、《遠西奇器圖說錄最》、《西域書譯釋》等科技著作,傳播了西域科技知識,對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產生了深遠影響。

清朝以後,科學技術相對落後。

民國時期,科學技術僅限於農業領域。

建國後,科學技術穩步發展,五、六十年代,建立了科技機構;七十年代,科技人才增多,科技水平逐步提高,但全民科技意識不夠好,科技推廣仍受束縛。1989年,全縣有科技人員5515人,其中高級職稱91人,中級789人,初級4262人。納入科研項目18項,通過省市技術鑒定7項,專利6項。

2010年,申報國家科技部項目1項,省科技項目3項,市科技項目6項。被列入國家和省市項目立項8項,***獲得項目資金209萬元,其中國家項目資金50萬元,省級150萬元,市級9萬元。安排縣級科技三項費用資金55萬元,科技培訓資金30萬元,***舉辦各類科技培訓班500余期,培訓農民8.9萬余人次。

2014年,全年實施各類科技計劃項目29項,其中縣級科技計劃項目18項,列入國家、省、市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1項。全年爭取國家、省、市資金238萬元。全年專利申請量95件,專利授權量58件。選派科技特派員130人,建設標準化科普畫廊2個,建成農村科普宣傳欄40個。在 "科技之春活動月 "期間,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20余期,培訓8000余人次,印發各類技術資料3萬余份,發放科技圖書4000余冊。涇陽縣素有 "醫林之鄉 "的美譽。唐朝時,城南有 "病院"。明代,西醫傳入,在城西北設 "醫藥所"。清代,"大西狗皮膏藥 "聞名關中。民國26年(1937年),成立衛生院、中醫研究會,因培養了不少岐黃名家,受到南京國醫堂和於右任先生的嘉獎。然而,全縣衛生事業總體發展緩慢,黑熱病、猩紅熱、麻疹、乙腦、痢疾等疾病,特別是黑熱病、甲狀腺腫大等地方病,嚴重危害人民健康。

解放前夕,全縣有中(西)醫診所、藥房(室)113個,從業人員約300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醫療衛生事業得到發展。1949~1956年,縣、區、鄉先後建立醫療單位28個,村普遍建有衛生室(婦產院),縣、區、鄉、村四級醫療預防網絡形成。1989年,有縣級醫療單位5個,地段醫院6個,鄉鎮衛生院14個,村級醫療站279個,其中集體30個,鄉鎮醫聯辦56個。30個,鄉鎮醫聯體56個,個體辦118個,其他15個。

2010年,涇陽縣***有醫院、衛生院21所,床位1319張。衛生技術人員1529人,其中醫生532人。

2011年,涇陽縣有16個基層衛生院,270個標準化村衛生室現已全部實行藥品 "三統壹 "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已全部納入新農合、城鎮職工、居民醫保報銷範圍,16個基層衛生院全部建立了衛生信息網絡直報平臺。農村育齡婦女葉酸補服率達90%以上,1687名農村孕產婦享受孕免項目,累計補助資金140余萬元;全面開展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

2012年,涇陽縣新建村衛生室31個,投入使用8個,主體完工23個。全縣3所縣級公立醫院、16所鄉鎮衛生院、270個村衛生室全部實行藥品 "三統壹 "和零差率銷售,基本藥物全部納入新農合和城鎮職工、居民醫保報銷範圍,"三統壹 "藥品配備率和使用率均達到100%。"三統壹 "藥品配備率和使用率均達到100%。七種疫苗接種合格率均達到 99%以上。建立居民健康紙質檔案 46.3 萬份,建檔率 89%,培訓農村衛生人員 1184 人。繼續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自增率4.86‰,育齡婦女健康教育覆蓋率達90%以上,3429人享受孕免項目,補助資金達309萬元。

2014年,全縣3家縣級醫院、16家鄉鎮衛生院、270家村衛生室全部實行藥品 "三統壹 "和藥品零差率銷售。截至12月底,全縣累計采購藥品金額8349.61萬元,配備率100%,配送率98.7%,使用率100%,惠及患者近1160萬元。同時,利用多種形式開展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培訓,先後組織開展培訓4次,培訓醫務人員1780余人次。新農合工作穩步推進,全縣城鄉居民**** 參合465491人,比2013年參合人口增加9053人,參合率達100%。

建國後,涇陽縣教育事業發展較快,但也有不少波折。50至60年代中期,遵循國家教育方針,普通中小學教風、學風、校風總體良好,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幼兒教育開始起步,成人教育規模空前。1965年,涇陽縣中學增加到6所,其中增設高中1所;當時,公社辦起了農業中學;完小增加到28所,初等教育是全縣第壹次有了高中。1965年,涇陽縣中學增加到6所,其中增設高中1所;各公社均設立農業中學;小學增加到28所,小學增加到363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6%。文化大革命 "期間,涇陽縣教育事業遭受浩劫。1987 年,縣職業技術學校被認定為鹹陽市重點職業學校;1988 年 12 月,涇陽縣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為 "普教先進縣",被國家教委命名為 "普教先進縣"。1988 年 12 月,涇陽縣職業技術學校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為 "普通教育先進縣",被國家教育委員會命名為 "全國基礎教育先進縣"。縣職業技術學校被認定為 "陜西省壹類學校"。

1989年,涇陽縣有幼兒園1所,幼兒班144個,幼兒4323人;五年制小學252所,教學點161個,在校學生53759人;初級中學36所,在校學生20698人;高級中學4所,在校學生4307人;職業中學2所,在校學生878人;教師進修學校1所,在校和函授生1040人。1040人。各級各類學校教職工5067人(其中民辦教師2119人),在校學生83574人。涇陽縣形成了以基礎教育為主體,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為兩翼的農村教育綜合改革新格局,促進了經濟建設的發展。

2010年,涇陽縣***有各類學校134所,其中普通中學28所,小學106所。在校學生69163人,其中普通中學40654人,小學28509人。專任教師 6220 人,其中普通中學專任教師 3255 人,小學專任教師 2965 人。小學畢業生升學率為 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為 91.4%。

2011年,涇陽縣初中畢業升學率達到101.49%,比目標任務高16.49個百分點;高考上壹本線人數達到479人,上二本線人數達到1372人,其中二本線比2010年凈增71人。

2012年,全面普及12年免費教育,投入30。投入1900萬元繼續實施 "校安工程",對高莊鎮中心小學、井幹鎮中學等11所學校19個單體進行改造,完成改造面積19750平方米,已全部交付使用;涇陽中學建設步伐加快,涇陽中學13個單體建築全部封頂;建成縣特殊教育學校和7所中心幼兒園。2012年高考上線人數達到607人,比2011年凈增128人,其中理科最高分683分,奪得鹹陽市理科狀元;壹本上線人數達到1546人,凈增174人,壹本、二本上線人數實現新突破。

2014年先後爭取省市資金6972萬元,涉及校安工程、薄弱學校改造、食堂專項、體育場館改造等各級各類建設項目***9大類155個,其中153個項目已交付使用。全年參加國家、省、市、縣各級教育培訓28類,受訓教師2380人次,小學、初中、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到100%、99.7%、98%。涇陽縣文化是古代京畿文化的壹大脈絡,其民間藝術深受宮廷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影響。唐貞觀五年(632 年)以前,唐太宗李世民曾在瀛洲臺聘請十八學士賦詩作畫。明清兩代,許多著名書畫家在此留下墨寶。

民國時期,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壹批文學青年紛紛步入中國文壇,在涇陽縣文藝史上岔開了輝煌的壹頁。抗日戰爭時期,安吳青訓班的文化活動和抗日宣傳融入了中國革命文化的大潮,話劇、戲曲、黑白無聲電影等新的文藝形式相繼問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化事業的普及速度加快,門類增多,質量不斷提高。1950 年成立縣文化館,1952 年成立縣民間劇團。1956 年,縣廣播站成立,《涇陽報》創刊,電影放映隊成立。1956 年,縣廣播站成立,《涇陽報》創刊,電影放映隊成立。以民謠、快板為主的文藝創作和以版畫為主的美術創作引起了縣內外的關註,1966 年後,文化事業為 "文化大革命 "服務,形式單壹,內容空洞,成果寥寥、1978-1989年,涇陽縣文化事業呈現出多形式、全方位發展的新格局,文學、戲劇、書畫空前活躍,壹大批業余作者脫穎而出,成績斐然;戲劇演出、影視放映、音樂舞蹈活動廣泛開展;企業文化、城鄉文化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2010年,先後組織舉辦了 "涇陽縣2010年春節聯歡晚會 "等6場大型文藝晚會。在 "陜西省海峽兩岸少兒書畫作文大賽 "中,少兒作品獲壹等獎1個、三等獎1個、優秀獎12個。開展聲樂、器樂、舞蹈、書法、繪畫等藝術培訓,參訓人員達 2000 余人次。舉辦各類書畫攝影展 5 次。送書下鄉 9 萬余冊,送戲下鄉 7 場,送電影下鄉 2 868 場,極大地豐富了城鄉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拍攝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片4部,《荊河號子》、《荊河竹馬》等2個節目成功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2年,完成縣廣播電視塔、圖書館改擴建工程,新建10個鎮電子閱覽室和8個鎮文化綜合服務站,並配發相應的文化設備。對基層單位、鎮文化站和村級文化活動室人員進行書法、繪畫、攝影、舞蹈等專業培訓,受訓人數達4000余人次,先後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各類文藝作品60余件。

2014年,縣影劇院項目立項完成,興隆、永樂兩鎮綜合文體中心開工建設;成功舉辦涇陽縣第三屆 "秦腔大賽"、"美麗涇陽 "攝影展、紀念吳宓誕辰120周年詩歌朗誦會和書畫展。成功舉辦詩歌朗誦會、書畫展等大型文化活動 10 余場;組織各類人才培訓 200 余次,培訓人數達 5000 余人次;送戲下鄉48場,送電影下鄉2700余場,送文化下鄉活動200余場,服務群眾5萬余人次;"兩館壹站 "免費開放率達100%;文化產業總產值達12577.7萬元,增長1.5個百分點。文化產業總產值 12577.7 萬元,增速 29.6%。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地處涇陽南高原;鹹銅鐵路穿境而過;包(頭)茂(明)高速公路、新西銅高速公路、208省道貫穿南北,關中環線、211國道溝通東西;西鹹北環線和在建的鹹旬高速公路也穿縣而過;地方公路縱橫交錯,村村通油(水泥)路,形成了航空、鐵路、公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格局。

涇陽縣占據京畿要地,交通道路較為發達,但運輸工具長期停留在肩挑畜馱的落後狀態。民國時期,鹹榆、三春兩條簡易公路和鹹銅鐵路穿縣而過。解放前夕,簡易公路和涇河渡口被國民黨軍隊破壞。建國後的50年代,修復簡易公路,並對仙銅鐵路進行改線,成立運輸合作社,購置貨運汽車,交通運輸得到長足發展。60年代,重點改簡易公路為砂石路,增強公路通行能力。涇陽縣建成了第壹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橋梁,並成立了運輸公司,確立了國營運輸在運輸生產中的主導地位。

1966年,涇陽縣公路總裏程達99.3公裏,是1949年的5倍,其中砂石路占總裏程的65%。年專業運輸貨運量 12 萬噸,實現利潤 1 萬多元。文化大革命 "期間,開始修建油路。到 1976 年,公路總裏程發展到 167 公裏,油路 65 公裏。1978年,公路總裏程達到226.6公裏。

1978年十壹屆三中全會後,****,公路建設朝著提高路面質量的方向發展,交通運輸逐步走向規範化、專業化。到1989年,涇陽縣公路總裏程224.89公裏,好路率83.4%。有各類機動車輛6936輛,私營運輸專業戶3596戶,貨運量239.46萬噸,客運量492萬人次,形成了以公路、鐵路為主的交通網絡和多種經濟成分、多種形式並存的交通運輸體系。

2007年,涇陽縣公路建設共完成投資1.49億元,建成公路430公裏。其中投資1708萬元改建高太三級公路30.5公裏,投資960萬元改建魯口三級公路17公裏,投資280萬元改建三河公路7公裏,投資1400萬元修建張家山二級公路6.3公裏,投資599萬元修建中掃路14公裏,特別是投資9300多萬元,建成通村公路368公裏(水泥路)356公裏,油路公路12條)。

2009年,涇陽縣公路客運量50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8%;旅客周轉量14589萬人公裏,增長10%。貨運量244萬噸,比增19.6%;貨物周轉量24368萬噸公裏,比增20%。

2010年,涇陽縣交通運輸、郵電通訊、倉儲運輸業實現增加值6.58億元,同比增長10.7%。

  • 上一篇:職工醫療保險 A 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河北省門診報銷規定2023年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