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心臟房顫經常吃什麽藥(中藥還是西藥)?

心臟房顫經常吃什麽藥(中藥還是西藥)?

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資料顯示,人群患病率接近1%。房顫發作時,由於心率快、節律不規則,患者會有“心臟跳動”的感覺。但是,房顫帶來的其他危害也不容小覷。研究表明,房顫患者的總死亡率是正常人的兩倍。主要是因為:

第壹,心房顫動時心房收縮功能喪失和長期心率增快可導致心臟擴大和心力衰竭。心臟病患者還容易出現心力衰竭、肺水腫、心絞痛和休克。

二、血栓栓塞:房顫時,心房失去收縮功能,血液容易淤滯在心房內形成血栓。血栓可以隨著血液流遍全身脫落,壹旦卡在某個地方,就會造成血管堵塞,醫學上稱之為栓塞。常見的有腦栓塞,也稱“中風”、“偏癱”。研究表明,在不伴有其他疾病且年齡小於60歲的房顫患者中,中風的年發病率為60。如果伴有其他高危因素的栓塞,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中風的年發病率可達4%。特別是有栓塞史的房顫患者,再次中風的可能性很大。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相當壹部分慢性房顫患者以中風為首發癥狀到醫院神經內科就診,檢查後才發現房顫是“罪魁禍首”,主要是之前不了解或不重視這種疾病,沒有及時治療。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房顫是壹種潛在的“致殘”疾病,可以給患者生命和生命。

現代將房顫分為陣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和永久性房顫。房顫治療的目標是令人滿意地控制心室率,恢復竇性心律並防止其復發,此外還防止血栓栓塞並發癥。房顫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藥物有兩種:1用於房顫復律,恢復竇性心律和預防復發的藥物,包括IA類(如奎尼丁)、ic類(如普羅帕酮和莫雷西嗪)和III類(胺碘酮和索他洛爾)抗心律失常藥物。主要作用於心房,延長心房不應期或減慢心房傳導。2減慢心室率的藥物,包括β受體阻滯劑、非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維拉帕米和地爾硫卓?)和洋地黃類藥物。它們作用於房室結,延長房室結不應期,增加隱蔽傳導。過去壹些臨床醫生將減慢心室率的藥物誤解為具有將房顫轉復為竇性心律或防止房顫復發的功能,如洋地黃(毛花苷C、地高辛)、非二氫吡啶(維拉帕米、地爾硫卓?)和β受體阻滯劑。壹些隨機、雙盲研究表明,與安慰劑相比,從開始服用毛花苷C開始,心臟復律的有效率和時間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奎尼丁在我國已廣泛用於持續性房顫的復律和預防房顫復發,但臨床研究表明,奎尼丁可有效治療房顫,但可能會增加死亡率。

各種類型心房顫動的治療

1.陣發性房顫:房顫發作時,可選擇減慢心室率的藥物或復律藥物。對於頻繁發作者,應在發作間歇期使用作用於心房的復律藥物,而不是減慢心室率的藥物。對於單純房顫和非冠狀動脈性房顫伴高血壓或左心室肥厚,首選普羅帕酮或莫雷西嗪,如果無效,選用索他洛爾,後期選用胺碘酮。冠心病和心梗後房顫不需要IC藥物。如果患者年輕,心功能良好,可使用索他洛爾;年齡大,心功能差,選擇胺碘酮;胺碘酮適用於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陣發性房顫。

2.持續性房顫:治療策略包括:1)復律和長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預防復發。2)減慢心室率和抗凝。如果選擇策略1,應考慮作為心房的復律藥物,藥物選擇原則與陣發性房顫相同;如果選擇策略二,就要選擇減慢心室率的藥物。

3.永久性房顫:是壹種不能恢復竇性心律的房顫。治療應選擇降低心室率的藥物和抗凝劑。

洋地黃類藥物(1)可減慢心室率,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可用於心房顫動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由於洋地黃類藥物通過興奮迷走神經,間接作用於房室結,延長其不應期,增加隱性傳導,從而減慢心室率,所以洋地黃類藥物在睡眠和靜息時均能滿意地控制房顫的心室率。但在肺心病、哮喘、急性左心衰竭、圍手術期等危重急癥中,交感神經活動占優勢或交感神經興奮時,洋地黃類藥物療效有限。

(2)β受體阻滯劑可拮抗交感神經活性。非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通過阻斷鈣通道來減緩房室傳導和心室率,不僅在睡眠或靜息狀態下可以有效控制心室率,在運動時房顫也能有效控制心室率。對於上述危重急癥,在毛果蕓香堿C等藥物無效時,可使用靜脈註射地爾硫卓。。此外,洋地黃、非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和β受體阻滯劑禁用於房顫合並預激綜合征。應使用藥物(如靜脈註射普魯卡因胺、普羅帕酮或胺碘酮)延長房室旁路的不應期。

Ibuti1ide也是壹種新的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延長心房和心室的有效不應期,對正常心臟組織的傳導影響很小。Ibuti1ide對近期房顫的轉復有效。研究表明,Ibuti1ide在房顫復律中的療效優於普魯卡因胺。

  • 上一篇:小腦萎縮的早中晚期癥狀?
  • 下一篇:40歲緊致肌膚的小技巧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