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七穴治療肩周炎

七穴治療肩周炎

這裏指的是五十肩,凍肩,凝肩。如果是頸肩綜合征,選穴就不壹樣了。

對於肩前部疼痛,取魚刺穴。

肩外側疼痛取三個穴位。

肩背疼痛,取後溪穴。

如果舉不起來,就拿肩膀和小胡子這個點。

如果回不去,就取天宗穴

對於肩後側疼痛,取中柱穴。

肩重舉不起肩骨骺的點。

肩筐穴按摩的作用和益處

緩解和治療肩臂疼痛、肩周炎、上肢癱瘓、落枕、淋巴結核、癮疹等。肩部骨骺點具體位置在哪裏,怎麽找?本文舉例說明肩峰穴的位置圖和具體的按摩手法。

肩周炎穴的名稱。針灸經典。屬於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與楊彪的相遇。別名:中肩井、扁骨、偏心骨、上骨、偏心肩、骺骨。

解釋壹下“表”和“骨間凹陷”的含義。因該穴位於指間關節凹陷處,故名“肩筐穴”。

適應癥包括肩周炎、中風、偏癱、高血壓、多汗、手臂無力、肩臂疼痛、手臂痙攣、肩痛、上肢癱瘓等。

中醫癥狀:肩臂疼痛、半身不遂、手臂攣縮疼痛、擡不起、手背紅腫、四肢發熱、癰腫、乳癰等。

西醫癥狀:急性腦血管病後遺癥、高血壓、肩周炎、乳腺炎、蕁麻疹等。

兼容性應用

背、肩、臂疼痛腫脹:肩骨骺、風門、中柱、椽(針灸大成)。

手臂細而無力,手不能轉向頭部:肩和手臂(針灸)。

半身不遂:手健、曲池、列確、合谷、手三裏、環跳、石豐、委中、厥谷、徐秋、陽陵泉、昆侖、趙海(申英經)。

隱疹:肩骨骺、曲池、合谷、曲澤、手三裏、環跳(針刺會源)。

Episcrofula:手健、枳溝、足三裏、手三裏(普濟簡易方)。

狂氣:肩痛,氣短(世界名醫有效治療藥方)。

保健:平時在手掌大魚際處摩擦肩關節或用中指腹摩擦肩關節,可預防關節炎。

功能:肩踝穴,疏通關節,疏散風熱,舒筋活絡,祛風活血,消腫散結。祛經絡風濕,清陽明氣火,祛邪退熱。

保健原理肩踝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堅持按壓可以祛風活絡,調和氣血。通經絡、疏風通絡、理氣化痰此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位於肩關節處,與陽橋脈相交,故有很強的通經絡、通關節的作用,是治療上肢疼痛、麻木、寒冷、癱瘓的重要穴位。此穴還具有祛風通絡、清熱止癢的作用,可治療外感感冒或風熱血搏於皮膚之間引起的風熱成癮疹;此穴具有理氣化痰、散結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瘰癧、疔瘡。

天宗穴位置圖

舉例說明天宗穴的位置

天宗穴位置:位於肩胛骨,岡下窩中央凹陷處,與第四胸椎平齊。

取穴方法:左手放在右肩上,左掌貼在右肩半側,中指指尖位置為。

穴位解剖:岡下窩中央岡下;有旋肩胛動、靜脈的肌支;有肩胛神經。

點擊查看:同體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法演示圖。

洞穴名稱的解釋:

天宗穴屬於手太陽小腸經,是針灸《A-B經》和靈樞的源頭。功能:祛風、舒筋、止痛。

天宗穴:天宗穴氣血運行的部位為天補。宗,祠堂,祭祖,朝見之義。穴名的意思是小腸通過氣血上天。此穴的物質是從俞穴降來的寒涼地下水,經過此穴,再恢復氣化升天,故名。

穴位含義:小腸經過地和水,在這裏氣化,上天。

功能:發陽。

按摩天宗穴的作用和益處

1,治療肩痛、五十肩、哮喘、乳癰、肩部疾病等。;

2、緩解肩關節周圍肌肉疲勞,促進血液循環,豐胸,對預防乳腺增生有很好的效果。

臨床應用:常用於治療肩周炎、肩周炎、慢性支氣管炎等。

穴位配伍:肩外取穴治療肩胛疼痛;鐘山穴和足三裏穴治療乳腺膿腫。馮冰用於治療肩胛骨疼痛。

1,針灸經典甲、乙:“肩重,肘臂痛,天理。”

2.《銅仁穴位針灸經》:“肩痛,臂肘背痛,腮腫。”

穴位療法及註意事項

天宗穴按摩方法:雙手從頸部到肩部,用中指指腹按壓天宗穴。如果能坐直或俯臥,可以讓別人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摩擦穴位。若穴位有腫脹、酸脹、疼痛,先從左向右按壓穴位,每次約1-3分鐘,或同時按壓、揉搓兩穴位。刮也是可以的。

治療原則:寒則補灸,熱則瀉灸或水針。

針刺方法:直刺或斜刺0.5 ~ 1寸,局部酸痛,針感通過肩胛骨傳至手指。遇到阻力不要強行進針。

艾灸:艾條灸或溫針灸3-5周,艾條灸10-15分鐘。

肩峰點在肩部肩峰點的後面,手臂外展時,肩峰以下呈現凹陷。

肩骨骺在肩骨骺點後方,手臂外展時,在肩峰以下呈現凹陷。

肩部骨骺的穴位位於肩部,肩關節後方。手臂向外展開時,肩部前後各有壹個“小窩”,後面的位置相當於肩部骨骺的位置。

肩峰以下,三角肌內,深部有小圓肌和大圓肌。

肌肉和背闊肌肌腱;肱骨旋轉後有動靜脈;有鎖骨上側神經、腋神經和肩胛下神經。

主治疾病

(1)手臂疼痛,肩膀重量擡不起來。

②脅痛。

肩骨骺穴屬於手少陽三焦經。穴名寓意三焦經的經絡之氣化為雨水,落到地面。具有祛風除濕、通絡的功效。肩部骨骺也可以治療肩周炎。

按摩技術:

1,彎手肘,甩手。患者背靠墻壁站立,或仰面躺在床上,上臂緊貼身體,屈肘,以肘點為支點進行外旋。

2.將手放在身體後面,病人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向後伸的姿勢下,健側牽拉患側的手或手腕,逐漸向健側牽拉,向上牽拉。

3.伸開雙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雙臂伸直,手掌緩慢向下外展,用力向上擡起,達到最大後停10分鐘,再回到原位重復。

4.觸摸脊柱後,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後伸的姿勢下,屈肘、屈腕,用中指指腹輕觸脊柱棘突,然後自下而上靜止不動,2分鐘後慢慢回到原位,反復進行,逐漸增高。

5、頭枕雙手,病人仰臥位,雙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後腦勺(枕頭)上,先使雙肘盡可能內收,然後盡可能外展。

6.吊肩,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關節伸直,患臂由前向後,由小到大轉圈,反復數次。

以上六個動作不用每次都做。可以根據個人具體情況選擇交替運動,每天3~5次,壹般每個動作做30次左右。只要持之以恒,對肩周炎的防治大有裨益。

肩體表示意圖(點擊放大)

【位置】肩部,肩峰後,肩峰下,手臂外展時,肩峰點後出現凹陷。

【解剖學】肩峰後緣,三角肌內;有旋肱後動脈的肌支;有腋神經的肌支。

適應癥:手臂疼痛,肩膀沈重無法擡起。

【操作】直刺0.5~1.5寸。

【配伍】用天宗、曲元治療肩背痛;配合肩井、天池、養老治療上肢癱瘓、肩周炎。

操作方法:

穿刺1-1.5英寸進入肩關節。

常用於治療肩周炎、中風偏癱等。配曲池、肩骨骺,主治肩臂疼痛;配以外關、掌門治療肋間神經痛。

靜脈通過,適應癥觸手可及,靜脈外徑處理,內臟壹起處理。肩前疼痛用魚骨穴治療,肩前是肺經的循行線。虞姬穴是太陰肺經的形意穴。

對於肩外側疼痛,選取三個穴位,肩外側為大腸經循行線,三個穴位為手陽明大腸經輸入點。

肩背疼痛用後溪穴治療,後溪穴是手太陽經小腸經的循環線,後溪穴是手太陽經小腸經的輸入點。

還有就是:肩後側疼痛取中柱穴,肩後側為手少陽三焦經循行線。中柱是少陽經的失穴。

掌中穴是手少陽三焦經中常用的穴位之壹,位於手背第四掌指關節後方,第四、五掌骨之間的凹陷處,其下為第四骨間背肌。有手背靜脈網和掌背動脈分布;尺神經有皮支和肌支。

主治:頭痛、目赤、耳鳴、耳聾、喉炎等頭面部疾病;肩、背、肘、臂疼痛麻木,手指不能屈伸;發燒。

操作方法:直刺0.3~0.5寸。

  • 上一篇:1996農歷八月初九人的命運是怎樣的?
  • 下一篇:請寫關於月亮、山和水的詩。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