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健康養生 - 《黃帝內經》:冬為寒所傷,春必然暖,區分“傷寒”與“溫病”三分。

《黃帝內經》:冬為寒所傷,春必然暖,區分“傷寒”與“溫病”三分。

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傷寒”壹詞出現的頻率也逐漸增加。尤其是對於壹些平時身體比較虛弱的人來說,寒冷的冬天對他們來說是壹段難熬的時光,需要等到春暖花開,氣溫回升,才能逐漸放松下來。

其實我們普通人對“傷寒”這個說法並不陌生。在我們的形象中,所謂的“傷寒”不過是著涼而已。

關於“傷寒”最有影響的說法是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這是壹部專門論述傷寒的專著,兩千多年來傷寒壹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但是,張仲景的“傷寒”其實和我們常說的不壹樣。

對“傷寒”最早的描述,可以追溯到《黃帝內經》和蘇文的四氣調神學說:“冬為寒傷,春必然暖”。也許古人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從來沒有想到,這短短的八個字壹句話,竟然催生了後世中醫的兩大流派:傷寒和溫病。

張仲景的傷寒是壹個非常寬泛的名詞,幾乎包含了所有由外邪引起的身體問題。其核心思想在於“六經辨證”,根據六經的變化制定相應的診療原則。千百年來被奉為圭臬,《傷寒論》中的方劑也被稱為“經方”。

《內經》所說的“寒中冬傷”,與張仲景的傷寒不同。《內經》的基本定義是指“四時虛邪”,大致可以理解為“冬季感寒邪,春季形成溫證”。

而我們壹般人群中的“傷寒”多指感冒。如果壹定要在《傷寒論》中找壹個對應的話,大致相當於“孫傷寒”。但我們也會把壹些風熱感冒稱為“傷寒”,這也是鑒別之壹;

溫病的真正傳播比傷寒晚了許多年,其學說流派直到清代“溫病四大家”才得到廣泛傳播。我們不能忽視的是,熱病是“溫”證,表現為壹組熱像,壹般為滋陰清熱。兼顧津液是診療的原則。

其實《傷寒論》中的壹些證候也可以納入後世的《傷寒論》中,比如陽明的腑實證。所以後人也說,傷寒其實是在《傷寒論》的基礎上,與時俱進,進壹步完善的結果。

我們壹般人群中的“傷寒”常與溫病混淆,溫病常見的“發熱口渴”也是我們感冒時的常見癥狀。這是第二種歧視;

《內經》也有“寒則傷”、“溫則病”的說法。很多人認為傷寒、傷寒的說法都可以追溯到這壹點。我個人認為,《內經》中的傷寒不是張仲景的傷寒,更接近於我們現代人所說的傷寒、感冒。考慮到《內經》“養重於治”和“治未病”的觀點,我寧願相信“傷寒論”指的是著涼感冒。

至於《內經》中的“熱病”,我認為不是清代《溫病論》中的“熱病”,而更像是“發熱”等壹系列陽熱證。所以相對來說,《內經》的“傷寒”和“熱病”比《傷寒論》更接近我們的現代描述,這是第三種辨析。

所以,可以用《內經》的“冬傷寒,春必得病”來指導我們的養生。冬天氣溫低的時候,我們不能“傷寒”。我們需要做的是避寒保暖,比如多穿點衣服,少冒點風雪險,溫度低壹點的時候註意保暖等等。,這些都是避免外界寒氣侵入體內所必需的。

飲食方面,多吃溫性食物,以及壹些溫熱的食物,比如多喝開水、熱粥、熱湯、喝姜茶;還可以吃壹些牛、羊、狗肉等“溫”的食物,由內而外散寒,提振身體的陽熱。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為”。

總之傷寒是秋冬季節常見的小毛病。中醫理論中,有《傷寒論》、《溫病論》等專門著作,但他們所稱的“傷寒”或“溫病”與我們通常理解的有所不同,需要註意。

  • 上一篇:晚燉什麽湯對身體好?
  • 下一篇:健康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