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陽光明媚的季節。隨著氣候變暖,萬物復蘇,人體陽氣增長,同時各種細菌、病毒開始大量繁殖。當人的體質下降時,這些細菌和病毒就會乘虛而入,引發各種疾病。所以這個季節的飲食壹定要重視。
春季飲食要“存酸增甜”
孫思邈在《錢進方》中記載,春季飲食應“存酸增甜,以養脾氣”。
就像中藥壹樣,不同口味的食物有不同的作用。中醫有“酸收、苦降、甜補、辛散、鹹柔”的說法。酸味入肝,有收斂的作用。春天是肝氣生長的季節。暴飲暴食酸味食物會影響肝氣的增長,導致肝郁、脾胃氣滯,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在春季多發。就是這個原因。
從健康的角度來說,春季要少吃酸味食物,而甜味食物可以健脾益氣,有利於陽氣的生長,可以適當多吃。
如何分辨食物中的“酸甜”
“存酸增甜”在實踐中並不容易實施。
生活中很多食物都是酸酸甜甜的,如番茄、木瓜、佛手、橙子、橘子、柚子、桃、梨、枇杷、荔枝、芒果、葡萄、石榴、紅小豆、蜂乳等。,既酸又甜。
純酸味的食物很少,但常見的甜味食物很多,包括各種魚、肉、谷物、水果、蔬菜等。
需要註意的是,酸味特別濃的,如醋、橄欖、檸檬、杏、李子、山楂、烏梅等,春天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