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上避免過冷、過熱、過飽。要註意食物厚薄的均衡,少吃辛辣食物。日常生活中註意生活節奏,要有規律,做到晚睡早起。
2、氣虛:四肢乏力、肌肉無力、全身乏力、抗病能力弱。飲食應以健脾潤肺為主,適當吃些性溫、性溫的東西,如山藥、桂圓、蓮子、黃豆、白扁豆、雞肉、大棗等。
3、陽虛:怕冷,四肢不溫,經常感到背部及膝關節以下寒冷。壹年四季都不宜多吃冷食和冷飲,即使在最熱的日子也是如此。
飲食宜吃味甘性溫的食物,如牛羊肉、韭菜、花椒、辣椒、荔枝等。少吃黃瓜、冬瓜、梨、西瓜、綠茶。三伏天可以選擇冬病夏治,改善體質。
4、痰濕:腰腹多胖,四肢沈重乏力,面部油膩,以肥胖為主,調養應以健脾理氣祛濕為主。
飲食以健胃、行氣、清淡為主,如陳皮、玫瑰花、茉莉、山楂、海帶、蘿蔔、芥菜等。日常生活中,應保持室內幹燥,適當增加戶外活動。
5、溫潤質:容易長痘痘,臉和鼻尖明亮,身材肥胖,性格急躁。飲食宜吃清淡食物,少吃韭菜、姜、辣椒、蔥蒜、菠蘿、火鍋、燒烤等。不宜熬夜,壹些高強度的戶外活動要適量加強。
6、氣滯:容易生悶氣,體型虛弱,容易緊張。飲食宜吃小麥、黃花菜、百合、泡水玫瑰等。日常生活中註意不要熬夜,加強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