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堂集團積極配合本次調查並回復稱,深圳市消委會要求的35家被投訴機構(名單見下圖)並非其公司或其子公司所辦,其公司從未授權上述機構使用同仁堂的商標和字號,也未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使用同仁堂的字號設立類似機構。上述機構與北京同仁堂集團無關。也就是說下表的消費。所謂的“同仁堂”都是“山寨機構”,不具備正規品牌的安全保障。
仔細甄別以“同仁堂”、“同仁堂”名義經營的機構,理性消費;
1.仔細鑒別,驗證真偽。
消費者應仔細識別以同仁、同仁堂名義經營的機構,消費前仔細查看店鋪的營業執照,並撥打北京同仁堂集團客服熱線400-606-1669核實店鋪是否為北京同仁堂集團授權經營。
2、理性消費,不要輕信商家。
消費者要理性消費,尤其是中老年消費者,不要貪圖免費的健康體驗活動和免費的健康講座;不要盲目選擇理療服務和產品;不要輕信商家對理療項目功效的誇大宣傳;不要輕易辦理消費高、消費周期長的會員卡。
3.保留憑證,及時維權。
消費者選擇預付式消費時,應簽訂書面合同或錄音錄像,並保留發票、收據等消費憑證,以備日後發生糾紛時維權。如遇消費糾紛,可通過“315消費者連線”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撥打熱線12345向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和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