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澤山葡萄的栽培始於何時,沒有詳細的文字記載。但據當地傳說,唐太宗李世民為避諱,給桂圓葡萄取名“獅眼”,並無史料可考。但清康熙五年編纂的《平度府誌》已將葡萄列為主要水果之壹。以此計算,大澤山的葡萄種植歷史至少有300年。三山洞頭村、譚家夼村、潘家村、團十字村、九原村是最早種植的村。清末大面積廣泛種植,主要品種為龍眼(獅眼)和柳籽,壹直為原青島酒廠供應原料。80年代後,葡萄種植成為大澤山鎮的主業,糧食作物停止生長,葡萄酒品種發展迅速。煙臺張裕、青島華東、中糧等葡萄生產企業在該鎮設立種植基地。大澤山葡萄種植面積3萬多畝,品種200多個,年產量5000多萬公斤。主要品種有澤玉、澤香、玫瑰,釀酒葡萄主要品種有北春、霞多麗、赤霞珠。葡萄產業已成為大澤山鎮農民的經濟來源。葡萄套袋技術在大澤山的大規模推廣,極大地提高了葡萄的品質,向無公害、綠色無公害邁出了重要壹步。
上一篇:在白鹿原和小鵝中田泡棗是什麽意思?下一篇:什麽是“黑蒜”?看看孫儷皇後給潮哥的養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