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葉
側柏葉
(拉丁名)側柏葉
【別名】側柏、雪松、柏樹、松樹。
【出處】是側柏的枝葉。
【植物形態】常綠喬木,高達20m。樹皮呈灰褐色或深灰色,縱向裂成長條。緊密的分枝,平的小枝,排成壹個平面。鱗葉對生,正面有1對扁平腺點,側面有1對龍骨,覆蓋正面葉片。雌雄同株,球果單生於上年短枝頂端;雄球花有3-6對雄蕊,每個雄蕊有2-4個花藥;雌球果有四對珠鱗。球果種鱗4對,成熟前肉質,成熟後木質,開裂,厚,近背部頂端有1個彎尖,中間種鱗有1-2粒種子。種子卵形,無翅。花期3-4月,結果期10-165438+10月。
多培養。除青海、新疆外,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采集】全年均可采集,曬幹即可。
【性狀】莖、枝圓柱形,紅褐色;小枝扁平,直徑1-2mm。葉小有鱗,對生,攀附枝上,深綠色或黃綠色。脆脆的。氣息清香,味道苦澀,微辛辣。
【化學成分】含揮發油,主要的油分有芬香烯、樟腦、乙酸龍腦酯、松油醇;還含有杜松酸、槲皮素、楊梅素、山奈酚、扁柏黃酮、蠟等。
【性味】性寒,味苦。
主治:涼血止血,生發烏發。用於吐血、鼻衄、咯血、便血、崩漏、血熱脫發、須發早白。劑量6-12g。
【註意】種仁亦入藥,有養心安神、止汗潤腸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