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弄清腎陰虛還是腎陽虛是中醫補腎的關鍵。陰虛者多面紅,五心煩熱;陽虛的人怕冷,四肢冰冷,面色蒼白。”徐教授指出,腎虛也要對癥下藥。人到中年,生理機能由盛轉衰。很多人都有衰老的跡象,如腰酸、耳鳴、頭暈、健忘、失眠、乏力、性欲減退、夜尿多、頭發花白、牙齒松動等,中醫稱之為腎虛。
3、凡先天不足、長期營養不良、慢性疾病和消耗性疾病、精神緊張、抑郁、睡眠不足者;過度疲勞、性不道德或嚴重手淫都會導致腎虛,從而導致早衰。但除此之外,雖然有些患者表現出腎虛的癥狀,如性功能減弱、腰酸腿痛等,但也可能是因為過度勞累、缺乏運動、作息不規律等生活方式問題。只要調整好了,就不用吃藥了。
4.補腎藥物
補腎精的產品,如冬蟲夏草、黃精、山茱萸、何首烏、女貞子、人參、黃芪、山藥等。
溫補腎陽的產品,如鹿茸、淫羊藿、菟絲子、補骨脂、巴戟天、附子、仙茅、肉蓯蓉、杜仲、續斷、桑寄生等。其中,杜仲。、續斷、桑寄生等。還具有很好的強壯筋骨、消除背痛的功效。
滋陰補腎、清虛熱之品,如熟地黃、阿膠、桑椹、枸杞子、龜板、鱉甲、知母、黃柏等。
吸收澀味產品,如山茱萸、五味子、烏梅、肉豆蔻、桑螵蛸、銀杏、蛤蚧等。這些藥物主要用於腎氣不穩證;其中桑螵蛸、銀杏、蛤蚧更專精於腎不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