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中醫養生 - 什麽是中醫古老的養生方法“敲鐘”?保健效果如何?

什麽是中醫古老的養生方法“敲鐘”?保健效果如何?

古人認為,好牙齒使人健康,健康使人長壽。可見,牙齒與人類的生長和興衰密切相關。唐代名醫孫思邈也提倡“晨起三百次”。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敲牙健身的習慣。他曾說:“午夜過後,穿上外套盤腿而坐,敲36下牙,妳會覺得神清氣爽。”

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時間最長、壽命最長的皇帝,他長壽的秘訣之壹就是“牙齒要勤敲”。敲牙,又稱“敲鐘”,是中國古代非常流行的養生術。民間諺語有句話叫“三百六十顆牙壹夜敲,七老八十顆牙不掉。”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人在叩齒的過程中唾液會增多,而傳統醫學認為唾液可以滋養五臟六腑。現代醫學也證明,唾液中含有多種與生命活動有關的物質,不僅能促進消化吸收,還具有滋陰降火、生津補腎、潤澤皮膚毛發、疏通關節竅等重要作用。

腎精充足,所以牙齒堅固,不易脫落;腎中精氣不足,牙齒容易松動,甚至提早脫落。敲擊牙齒可以堅固牙齒,補充腎精,所以可以強腎。敲牙的主要作用是堅固牙齒。如果牙齒健康,食物就容易咀嚼,胃部負擔就會減輕,從而達到養胃的效果。敲擊牙齒產生的唾液可以減輕脾胃的負擔,從而達到健脾胃的目的。牙齒和骨骼同源,由腎精滋養。叩診可以補腎填精,自然會對骨骼有益。持之以恒,必然會達到強健骨骼的作用。

  • 上一篇:三亞翠屏鳳凰水城地址在哪?
  • 下一篇:長期泡在水裏的桑葚會對身體有什麽幫助?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