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個湖南人,大山也湧現出了壹點驕傲。
袁隆平對中國乃至世界糧食和水稻的貢獻有目共睹。作為五谷之父,他樸素的飲食習慣值得學習。
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海南基地,我看到袁隆平院士正在吃早餐。當時,袁老簡樸的住處和簡單的早餐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妳可以看到在小木桌子的壹邊,袁老正在準備晚飯,三個盤子,兩個碗。壹個簡單而普通的場景。
圖左為袁老的妻子鄧哲。
我在桌子上吃的是壹盤雞蛋煎餅,兩段玉米和兩個雞蛋,還有壹盤紅棗。主食是粥。嗯,還有壹個新鮮的椰子。
袁老不時和老伴有說有笑,父母深情地對視。
這時候是他老婆在給袁老撕開榨菜的包裝,讓他能吃粥。湖南這邊就是這樣。粥要配鹹菜,壹般是榨菜、酸豆角、涼拌海帶等。
肉罐頭是蓬松的。
整個房間極其簡潔,壹點也沒有奢華的感覺。桌子上的這個“雕像”是袁老獲得“2014年度央視科技創新人物”的獎杯。這個獎杯剛剛送來,暫時放在桌子上。
袁老的早餐雖然沒有想象中的豐盛,但也符合袁老的低調形象,而且這壹桌五糧、蛋白質、主食、紅棗更健康。可以說營養均衡全面。
關於元老的這個早餐可以留言。
各地早餐習慣不壹樣,那妳們那裏早餐吃什麽呢?
文/大山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