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警示行為:事故的預防和事故發生後的妥善處理,如觸電、溺水、車禍等事故發生後的自救和其他救援。
3.保健行為:指正確合理地利用保健服務維護自身健康的行為,如定期體檢、接種疫苗、病後及時治療、遵醫囑、積極康復等。
4.避免環境危害:人們應以積極的方式主動避免環境危害,如離開被汙染的環境,采取措施減少環境汙染,積極應對引起人們心理壓力的應激性生活事件等。
5.改掉壞習慣:壞習慣是指日常生活中對健康有害的個人喜好,如油炸食品、甜食、吸煙、酗酒、吸毒、通宵娛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