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養肝護肝”的理解是壹定要吃滋補藥,或者想當然地認為“吃(豬)肝補肝”。哈爾濱和平醫院專家指出,這種觀念存在很大誤區。養肝護肝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身體狀況來對待。
壹般來說,養肝護肝首先要從行為上調養:春天去踏青,多接觸大自然;調節情緒,多和家人朋友溝通;保證充足的睡眠等等。這樣可以有效化解不良情緒,疏肝理氣。人們常說的“大火傷肝”、“怒傷肝”、“肝火過旺”,其實都是在說,不良情緒會破壞五臟之氣的平衡協調,從而影響人體健康。
不同的肝病有不同的飲食保養原則,主要有以下三類:
1,氣滯型。壹般來說,他們不願意說話,經常嘆氣,抑郁,悲觀。這類人往往氣血不暢,可以多吃發散性食物,如韭菜、大蔥、豆芽、竹筍、香椿等。
2、氣滯火盛型。壹般來說,容易煩躁易怒。可以多吃酸性、涼性、澀味的食物,如木瓜、烏梅等。
3、肝功能長期不足,肝陰虛,表現為乏力、頭暈,可以多吃壹些養肝陰的食物,如甲魚、豬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