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有很好的養生作用,但是如果喝茶的方法不對,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所以喝茶要遵循三個原則,即:早、少、淡。
進入老年後,人的睡眠時間減少,睡眠質量不高,喝茶的興奮感會更持久。老年人即使下午喝茶,也可能導致晚上失眠,休息時間縮短,第二天情緒低落。如果以後靠喝茶提神,就會陷入惡性循環。所以老年人最好不要在飯前、下午、睡前喝茶。最好在早餐後半小時左右喝茶,可以幫助消化,解油膩,清腸胃。下午喝茶可能會影響晚上的睡眠質量。
壹般來說,茶的興奮作用送到人體的各個組織器官後,會帶動肌肉和血管相應地緊張和收縮,從而導致血壓迅速升高。老年人本身就容易患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疾病,所以喝茶過多會增加中風等危急癥狀的發生率。專家建議,老年人應根據自身情況控制飲茶量。不同人群中,高血壓患者和體質好的肥胖者宜喝綠茶,體質弱、胃寒者宜喝紅茶。
另外,太濃的茶會產生太強的刺激,使心血管和感受器逐漸產生依賴,從而失去正常功能。濃茶中的咖啡因還能使人體心跳加快,從而使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引起胸悶、心悸等不適。老年人心臟不好。長期喝濃茶會給心臟增加額外負擔,導致心動過速、心律不齊,甚至誘發和加重各種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