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之前,我也關心過零福,也為自己和別人考慮過。我曾經無數次熬夜到半夜,只為了給那個朋友發個信息,祝她生日快樂。當時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讓她知道我是認真對待她的。
25歲以後,我開始反思這種儀式性的祝福是否還有意義的問題。我和我朋友以前很在乎對方,因為畢業後去了不同的城市,再也沒有交集了。我們的聯系開始是每天幾條消息,吐槽新工作,壹個月後發壹次消息,然後就很少聯系了。
這個我曾經認為很重要的人已經慢慢離開了我的生活,我壹年壹度的零點生日祝福也從提前等待變成了靠QQ提醒。我也意識到她已經不是我生命中相對重要的人了,因為我已經沒有精力和興趣在她身上浪費時間了。況且這個時候我也沒時間去想誰重要誰不重要。如何養家糊口才是關鍵。
這種選擇並不是說這段友誼毫無意義,而是有些人註定要消失在自己的生命中,這是成長的代價。
回顧那些執著的過往,發現生日祝福什麽時候發,發多少次都無所謂。關鍵是收到祝福的人是否在乎這種關心。關鍵是她在妳的生命中是否足夠重要,第壹時間告訴她妳對他的關心程度。
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