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每年公歷10年10月7日至9日,寒露節氣交匯。深秋寒露時節,幹歷滿月的開始,標誌著氣溫的逐漸下降,氣候由涼轉冷。
寒露節氣的主要特征在於氣候變化。這個時候,有時冷空氣南下,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根據二十四節氣,寒露是指溫度比白露低,地面上的露水更冷,會凝結成霜。從寒露開始,南嶺及以北廣大地區已經入秋,東北、西北地區已經或即將入冬。
寒露季節有壹些傳統習俗和活動,比如爬山,吃花糕。因為高跟餅諧音,所以餅應該叫重陽餅。另外菊花有黃花,也是寒露節氣中的三相之壹。此時菊花盛開,金黃色的花瓣象征著秋天的豐收和繁榮。
寒露的習俗:
1,吃菊花火鍋。寒露節氣是秋季的最後壹個節氣,氣溫逐漸下降。人們開始穿長褲和厚衣服來保暖。
2.欣賞菊花。寒露節氣恰逢菊花盛開的季節。人們將去公園或花園觀看各種顏色的菊花,欣賞菊花的美麗和傲霜精神。
3.做菊花糕。菊花糕是壹種傳統的寒露食品,由鮮菊花和糯米粉制成。這種餅吃起來松軟可口,非常適合作為點心或下午茶點心。
4.祭祀祖先。寒露節氣是祭祖的重要日子之壹。人們會去祖墳或祠堂祭拜祖先,表達對祖先的懷念和敬仰。同時也是傳承家族文化,弘揚傳統文化的壹種方式。
百度百科-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