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溫經散寒,艾灸火的溫熱之力能使氣血運行順暢,治療寒濕痹痛、腹冷痛、痛經、腹瀉等疾病。
2、扶陽脫,艾灸可治療因陽虛、中氣郁結引起的遺尿、崩漏、脫肛、急性腹痛、嘔吐等疾病。起到還陽救逆的作用。
3.散結化瘀,理氣。中醫認為,氣可溫,則氣血並行,可治療乳癰、氣滯血瘀型痛經、脅痛等疾病。
4、預防保健,艾灸足三裏、氣海、三陰交、湧泉、膏藥等穴位可以達到強身健體、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艾條直接作用於穴位,通過熱量和能量的輸入,引起人體的應激反應。能加速皮膚血液循環,疏通臟腑,平衡陰陽,調節生理機能,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防病治病。能溫經活絡,祛風散寒,適用於風濕關節痛、肌肉麻木、頸椎病、關節四肢疼痛患者。能保養脾胃,改善消化不良;能緩解壓力,安神助眠;可緩解女性宮寒、痛經等虛寒癥狀;還能預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