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養生,潤肺祛濕,防燥防疲勞
中醫吳明珠指出,初秋天氣仍然炎熱,雨水很多。這段時間天上烈日炎炎,地面濕漉漉的,濕熱蒸人,合為濕熱邪氣。《黃帝內經》說“濕經脾”。因為脾喜燥惡濕,最容易為濕所困。濕為陰邪,容易抑制氣機,損傷陽氣,導致脾陽虛,運化不足,水濕停止聚集,產生水腫或腹瀉。另外,主人喜歡吃涼性的水果和冷飲,更有助於濕邪,損傷脾陽。
因為脾陽虛弱,不能運化水濕,水濕停止聚集而生痰,所以有“脾為痰之源,肺為痰之容器”之說。初秋,脾受濕傷,為冬季慢性支氣管炎復發埋下伏筆。
此外,初秋天氣漸冷,氣候幹燥,人們容易出現壹些“秋燥”癥狀,如頭痛、咽幹、鼻塞、咳嗽、胃痛、關節痛等,甚至使舊病復發或誘發新病。
中醫吳明珠(右)強調,秋季早晚溫差大,中醫食療可潤肺助強身。(圖/記者張世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