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取穴:坐位時,頸背部交界處的脊椎骨最高點為第七頸椎,其下緣凹陷處為大椎穴,按壓時有酸痛感。
2.大椎穴的名稱分析了“大而多”的含義;椎,錘之器,此處指穴內氣血物質為實而非虛。“大椎”是指手、足、口三陽的陽熱之氣流入此穴,隨督脈楊琪上行至頭頸部。此穴的實質是從督脈道穴而來的陽氣充足,通過手足三陽經散於背表。此穴中的陽氣充盈飽滿,堅如椎,故名。
大椎別名:“白老”“上東”。“白勞”是指穴位的氣血是由人體上行經脈的氣血匯聚而成;“上椽”是指穴位的氣血堅實飽滿。
3按摩大椎作用大椎為督脈之穴,為督脈之陽。此穴為手足三陽經與督脈的交點,稱為“陽中之陽”。它具有引導陽氣和連接殷琦的功能。刺激此穴可調理全身陽氣,解表退熱,溫經通絡,有助於維持生命機能,防禦機體,抵禦外邪。此穴位於肩部,故也可用於防治頸部和脊柱疾病。
4按摩大椎適應癥1。按摩大椎可解表、清腦安神,對治療外感發熱、內傷發熱、風寒疼痛、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頭暈、臉紅耳赤等有很好的療效。此外,還可治療肩背痛、頭痛、咳嗽、哮喘、支氣管炎、濕疹、血液病、扁桃體炎等疾病。
2.配以舒窈穴,具有疏督行氣、清熱止瘧的作用,可治瘧疾;配合谷中沖任,有解表瀉熱之效,可治傷寒、頭暈;長而強,有調理督脈的作用,可治腰酸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