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牡蠣資源豐富,是牡蠣的故鄉,利用牡蠣的歷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南部沿海壹些地區的居民就掌握了牡蠣養殖技術。目前在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有牡蠣生產基地。主要產地有福建、廣東、山東、廣西、遼寧、浙江等。其中,長牡蠣是最重要的養殖品種。
筏式養殖
牡蠣筏式養殖應選擇風浪小、水質穩定、無工業汙染的海域。如果海域水深在8m以上,水溫常年變化穩定,夏季不超過30℃。壹般該海域表層流速為0.3 ~ 0.5m/s,比重應為1.008 ~ 1.020,海底為泥質或淤泥質。
淺水浮筏養殖,以木條或竹竿為框架固定樁,兩端系錨索固定在海底。1500股聚乙烯單絲絞在壹起,使繩索浮在水面上,每個筏子利用浮球作為浮力。每公頃浮球數量約為1200個,養殖基地掛在浮筏繩上進行養殖。
再次拆開殼串取苗器,將取苗器間距調整到20 ~ 30cm左右,系在栽培繩上;出海初期掛壹個8m左右的浮球。隨著牡蠣質量的增加,當浮球下沈到2/3時,及時增加浮球,再掛壹個4m左右,養殖後期再加壹個2m左右的浮球,將牡蠣調整到合適的水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