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視生死為壹體,道教則復活惡死,追求長生不老,認為人的生命可以自己決定,不必聽命於天。人們認為,只要人們善於培養健康,就可以長生不老,長生不老。所以修煉方法有很多:煉丹、取食、呼吸、胎息、按摩、指導、房間、避谷、思考、奉符、誦經。
明代道士張三豐認為道教的作用是修身、利人,而儒者行於道紀,佛者道悟,道者道悟。道教講的是修仙之道,張三豐把修人性作為修仙之道的基礎,強調只要妳有德,善良慈悲,忠孝至誠,都是講人性的,離修仙之道不遠。“人若能端正身心,便真的會專心致誌,大才大德便由此而出。”
道家神學可以說是道家思想神秘化後的壹種宗教學說,兩者可能並不完全壹致,但它們之間的異同值得玩味。但是道教作為老莊的始祖,是很尊重很多道教經典的,比如《道德經》(老子)、《南華經》(莊子)。畢竟它吸收和繼承了很多道家思想,並加以發展。
此外,它還以道為本體,將易與陰陽家、儒家、中醫、古代神話等內容統壹起來。
擴展數據:
道教的主要人物
道教史上的著名人物有:張道陵、魏伯陽、葛洪、寇、陸、陶弘景、孫思邈、、丘處機、張三豐。
現代道教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嶽崇岱、陳攖寧、李宇航、傅元天、陳連生、閔芝庭、任法融、李光復等。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