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者和分解者都是必要的,而消費者不是。
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形成壹個相互依存的整體。生產者和分解者是不可或缺的生物組成部分,各種生物只有保持相對穩定,才能長期穩定發展。
生產者主要是指吸收利用太陽能,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綠色植物。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和合成的有機物是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基礎。這壹類也稱為自養生物。
消費者指的是異養生物,依靠生產者(綠色植物)生存。根據營養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兩類:初級消費者——直接以植物為食的食草動物;二級消費者——以食草動物為食的食肉動物。也可以有三個層次的消費者等等。,後者都以前者為食。以此類推,來自植物的食物能量是通過壹系列的生物體來傳遞和轉移的。生物和它們所吃的食物之間的關系形成了壹個鏈條,這個鏈條被稱為“食物鏈”。比如在草原生態系統中,昆蟲吃草,青蛙吃昆蟲,蛇吃青蛙,鷹吃蛇...食物鏈中的每壹個環節都稱為“營養級”。
分解者也屬於異養生物,也被稱為小消費者。如微生物(細菌、真菌等。)存在於生物圈中,它們可以分解復雜的動植物屍體,釋放出生產者可以重復利用的簡單化合物,這與生產者正好相反。分解者在生態系統的循環機制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沒有分解者,地球就會被動植物的殘骸淹沒,營養物質就會束縛在其中,無法循環利用。因此,分解者在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