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是自然的規律和規定,規律是自然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法律是人們根據自己所知道的法律制定的行為準則。那麽,如果我們在法律法規面前采用壹個順從的、不爭的人,他就能處處勝出,因為他符合法律法規。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三章:敢殺,不敢生。兩者都是有益或有害的。天堂裏的邪惡是什麽,誰知道為什麽?做聖人很難。天道,勝而不爭,應而不言,不請自來,仁厚而足智多謀,謙和而不失。
擴展數據:
《道德經》原文分上下篇,不分章節,再分1到37章,38到81章。它以哲學意義上的“德”為綱,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多以政治為主。就是所謂的“內聖外王”之學,含義深刻,包容廣泛。
《道德經》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據元代不完全統計,自先秦以來,至元代,研究註舊的著作有3000余種,其中代表作品不下1000種,足見《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