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是有益健康還是有害健康,壹直以來都有爭議。最後大家更傾向於壹個觀點,就是喝多了對身體有害。每天喝壹點酒,唉,心情好了,也能睡個好覺了。那麽問題來了,壹天兩杯和偶爾喝醉哪個對身體更有害?
韓國的專家團隊就此問題對978萬韓國人進行了長達8年的跟蹤調查,結果令所有人震驚:經常少量飲酒比偶爾喝醉對身體的危害更大,尤其是房顫的風險明顯增加。
身體出現其他問題的概率會更高,比如對肝臟、胃、血管的損傷,癌癥的發病率等等。
那麽他們說喝酒可以保持健康的理由是什麽呢?有人說喝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這種說法確實在壹些研究文獻中說過,我們也不否認葡萄酒中的某些物質可能真的有益於血管健康。但是,畢竟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是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規定的壹級致癌物。就此而言,飲酒的強度遠比其養生作用更為強大。
也有朋友說,我喝了酒,渾身暖暖的,感覺很健康。
其實這是因為人被我們的身體欺騙了。喝完酒後,他們感到渾身發熱。其實在酒精的作用下,血液流動速度加快,把我們體內的熱能帶到了身體表面,妳會有短暫的溫暖感。但是用不了多久皮膚就會發散很多,熱量流失,妳反而會覺得比以前更冷。
喝什麽最好?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就是壹口都不要喝。如果實在戒不掉,也建議能少喝就少喝。
#健康# #飲酒# #健康#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