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所說的進補,就是用補藥治療虛證。《蘇文三補九候論》:“虛則補之,實則除之。”
虛是指體內正氣不足,實際上是指體內邪氣較多。中醫的八大類主要指陰、陽、表、裏、寒、熱、虛、實。這八大類中的虛與實,是區分邪盛衰的兩個主要綱領。區分虛實,才能找到扶正或祛邪的正確依據。壹般來說,虛的要補,滿的要排。
根據中醫理論,正氣不足壹般分為氣虛、血虛、陰陽兩虛。臨床具體治療和調理,需要進壹步明確氣血虧虛或某壹臟腑,再具體用藥。
氣虛壹般是脾肺氣虛,可以內服,如補中益氣丸、沈淩白術散、玉屏風散等。血虛多為心脾兩虛或心血不足等。可口服人參歸脾丸、驢膠補血顆粒等。
總之,在調理方面,需要根據具體癥狀具體分析。建議最好找中醫,根據舌脈情況用藥。
虛而不補,是指患者體質虛弱,不能接受進補。脾胃虛弱是“虛不補”的主要原因因為胃的消化功能和脾的運化功能差,而補藥多為油膩,服用後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反而增加了胃腸道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