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說點學術上的東西,壹般我不講學術,老百姓聽不懂,但這次有必要講壹點,我發現中醫藥大學的學生搞不清楚,就好像老生常談壹樣!
果皮作為中藥材被稱為橘皮,所以果皮=橘皮:按現在的標準橘子指的是其栽培品種茶枝柑(廣陳皮)、大紅袍(川陳皮)、溫州蜜柑(浙陳皮)、福橘(建陳皮)的幹燥成熟果皮。中藥也分 "陳皮 "和 "廣陳皮",上海市中醫院沒有廣陳皮,電腦輸入 "橘皮"="陳皮"
上海市中醫院沒有廣陳皮。
青皮:橘及其栽培品種的幼果或未成熟果的果皮。
橘紅:橘及其栽培變種大紅袍、府谷橘的外皮幹燥層。橘皮(以下論述本草時陳皮均記作橘皮)與橘紅的區別在於是否 "白",即橘皮去皮後放在裏面的白膜稱為橘紅,從中醫的藥性規定來看這是2味藥材,功效不同,具體來說橘皮有和解作用,橘紅有利氣作用。古人有 "守白為補,去白為攻 "的說法是不對的,守白不是補而是 "調和",所以不管 "橘皮 "和 "橘紅 "的藥性如何,都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來選擇!
化橘紅:化州柚子或柚子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外皮。桔子和桔皮、桔紅品種完全不同,雖然都有 "桔紅 "二字,但其實是2種藥材。桔紅背後其實還有壹段故事,其實 "桔紅 "原產於化州桔皮,"化州桔皮 "化痰效果很好,但卻很難找到,壹片價值連城。但正因為稀少,所以當地人將柚子皮作為華中特產出售,而今柚子皮反而成了華中的常規原料。所以,如果妳看到明清醫書中記載的 "橘紅 "以治痰為神可不要在臨床上壹味蠻用哦!醫書中的桔紅與今天的桔紅其實不是壹回事。
老陳皮
梳理完橘皮家族,再來說說 "老陳皮"!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麽橘子皮要 "老 "呢?這得從橘皮的藥用價值說起。青皮是未成熟的橘子皮,陳皮為成熟的橘子皮,雖然都是橘子,但藥性卻有區別。青皮性燥烈,易傷正氣,橘皮較青皮溫和,但仍擺脫不了其傷正的缺點。因此,為了減少橘皮的副作用,古人采取了去殼後長年放置,以達到減燥入藥的目的。但是,減燥並不意味著沒有,因為橘皮為行氣藥,行氣藥或多或少都有損傷人體真氣的副作用。因此,橘子皮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放置的時間越長,藥效越好,副作用反而越小。要知道,陳皮可不是茅臺酒啊,時間越長越醇香!
橘皮不能單獨使用,需要與其他藥物配合才能發揮作用,橘皮與補藥配伍能使補力不滯,易於運化人體吸收。橘皮與攻下藥合用可加強藥效,但橘皮多泄瀉有損人體脾胃健康。新編本草》有雲:"橘皮宜與補藥同用,忌與攻下劑****。然欲壹味出格,無顛倒自敗之理"。翻譯過來就是橘皮要與補藥同服,不能與攻下藥同用,如果想用橘皮單出壹味藥的功效,都是失敗的。
我分析了橘子皮之後,妳看看每天泡的 "老陳皮 "是不是存在很多問題?於是我對朋友說,讓我看看他的具體四診再決定是否喝 "老陳皮"!
我再總結壹下!
橘皮不是祛痰藥,它是靠氣的功效來化痰的,因為氣行則水行,氣暢則痰消。但是,氣藥也有損傷正氣的缺點。因此,氣虛的人不能長期服用。
橘皮性燥,雖有號稱20年陳皮者,但其燥性只是減弱而非消失,凡體質偏燥者不可久服。
橘皮雖能化痰,但藥性偏溫,所以陰虛燥咳者是萬萬不可服用的。特別是長期吸煙者也不適宜服用陳皮,吸煙多者以肺陰虛為主。
只有痰濕很重、氣血過於旺盛的人才能在壹段時間內服用陳皮,如果壹旦痰濕解了,再繼續長期喝橘皮,那橘皮就從 "治病良藥 "變成了 "致病惡藥"。
原則上,"老橘皮 "不能長期單獨服用,請讀者理性對待這味名貴藥材。偶爾喝喝是好的,和其他藥壹起用也是好的,但單獨服用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