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手術成功後,患者與劉洋醫生像朋友壹樣在微信上打趣,寄餅幹“報復”讓自己減肥的醫生。今天是第壹個“中國醫師節”,近年來,隨著微信等即時通信工具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醫患交流不局限於醫院內,微信等社交軟件裏的醫患溝通正在成為常態。“85後”劉洋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普外科醫生,他的微信有2924名通訊錄好友,其中有近兩千名都是患者。
“醫患微信群”已經越來越多受到醫生和患者的喜愛,成為醫生和患者溝通交流的平臺。就像北京的這位外科醫生,他的“醫患微信群”已經有2000多名患者朋友,平日裏大家在壹起交流,在壹起溝通,從醫患關系變成了朋友關系。這才是對“中國醫師節”最好的詮釋和抒情。
“醫患微信群”具體來說,有這樣幾個方面的好處:其壹,成為優化醫患關系的平臺。紓解醫患關系的矛盾,不能只靠媒體宣傳,不能只靠苦口婆心。很多時候,醫患矛盾的產生,未必是因為真的存在問題,而是溝通交流不暢導致的。而當醫患之間有了交流平臺之後,大家在壹起的交流,慢慢就會變成了理解。醫生理解患者的痛苦,患者理解醫生的辛苦。而且,醫生也會經常將工作狀態,個人感受發布在朋友圈裏,能夠看到“真實的醫生”,患者也就會真正理解醫生這個職業了。
其二,成為普及健康知識的平臺。在互聯網時代,人們對於互聯網的依賴越來越深。如何註意生活細節?如何防範小的疾病?如何更好治療疾病?如何購買非處方藥品?大家都有壹個習慣,那就是“到互聯網上去搜索”壹下。然而,也由於互聯網的亂象存在,壹些所謂的生活知識、醫療知識,並非是真正的科學知識。而壯大“醫患微信群”之後,醫生就能借助這個平臺傳播真正的生活知識、醫療知識,這有利於基本健康知識的普及。
其三,成為家庭醫生延伸的平臺。為了更好服務患者,我們國家推行了家庭醫生制度。鼓勵家庭醫生到患者家庭開展服務。不過,由於醫生需要面對很多簽約的市民,很難真正做到深入家庭服務。而“醫患微信群”的建設,就是對家庭醫生服務的壹種延伸。這種模式,有利於醫生借助現代科技交流平臺指導市民健康生活、合理就診。
“醫患微信群”,讓更多患者進入醫生的朋友圈,成為了朋友,就能多些交流,多些溝通,多些理解,多些有針對性的服務。“醫患微信群”越多越好。
來源: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