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液體制劑常用添加劑
由於制備各種類型液體制劑的需要,需要選擇各種添加劑來發揮增溶、增溶、乳化、懸浮、潤濕、矯味(氣味)和著色的作用。
(1)增溶劑:增溶是指難溶性藥物在表面活性劑的作用下,增加其在溶劑中的溶解度,形成溶液的過程。常用的增溶劑是聚山梨醇酯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
(2)助溶劑:難溶性藥物與加入的第三物質在溶劑中形成可溶性的分子間絡合物、締合物或復鹽,以增加藥物在溶劑中的溶解度。大多數助溶劑是壹些有機酸及其鹽,如苯甲酸和碘化鉀,酰胺或胺化合物,如乙二胺,以及壹些水溶性聚合物,如聚乙烯吡咯烷酮。助溶劑溶於水,多為低分子化合物,形成的復合物多為大分子。
(3)潛溶劑:潛溶劑是指能形成氫鍵以增加難溶性藥物溶解度的混合溶劑。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等能與水形成助溶劑。
(4)防腐劑:常用的防腐劑有:苯甲酸和苯甲酸鈉、對羥基苯甲酸酯類、山梨酸和山梨酸鉀、苯紮溴銨(又稱新潔爾滅),其他防腐劑有:乙醇、苯酚、甲酸、三氯叔丁醇、苯甲醇、硝酸汞、硫柳汞、甘油、氯仿、案葉油、肉桂油、薄荷油。
(5)調味劑:甜味劑(蔗糖、單糖漿、阿斯巴甜等。)、芳香劑(香料、香精)、膠漿、泡騰劑等。
(6)著色劑:著色劑可分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①天然色素:常用的植物色素中,黃色的是胡蘿蔔素和姜黃。綠葉綠素銅鈉鹽;紅色的有胭脂紅、蘇木等。棕色有焦糖;藍色的是烏飯樹葉、黑松等。常用的礦物顏料是紅棕色氧化鐵。②合成色素:胭脂紅、檸檬黃、莧菜紅等。
二、表面活性劑的分類
種類
乳化劑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高級脂肪酸鹽
(通式為(RCOO-)nMn+)
堿性皂和有機胺皂用作O/W乳化劑。
堿土金屬皂的W/O乳化劑
硫酸鹽(通式為ROSO3-M+)
十二烷基硫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
磺酸鹽(通式為RSO3-M+)
丁二酸二辛酯鈉(商品名Aloso -OT)、丁二酸二己酯鈉(商品名Aloso -18)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陽離子表面活性劑
苯紮氯銨(商品名為新潔爾滅)和苯紮溴銨(商品名為新潔爾滅)
兩性化妝品
卵磷脂
氨基酸型和甜菜堿型
非離子表面活性劑
脂肪酸山梨醇酯(Span)、聚山梨醇酯(Tween)、蔗糖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Zeze)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 * *聚合物(Polosham)。
三。暫停
1,質量要求
(1)沈澱體積比:沈澱體積比是指沈澱前沈澱物的體積與懸浮物的體積之比。當F值在0到1之間時,F越大,懸架越穩定。
(2)再分散性:優良的懸浮液儲存後應再次搖動,沈澱物應迅速再分散。
(3)粒徑:混懸劑中的粒徑大小直接關系到混懸劑的穩定性,也影響混懸劑的藥效和生物利用度。
(4)絮凝度:β值越大,絮凝效果越好,懸浮液的穩定性越高。
(5)流變性:從流動曲線的形狀確定懸浮液的流動類型,以評價懸浮液的流變性。
2.常見穩定劑
種類
常見穩定劑
潤濕劑
磷脂、泊洛沙姆、聚山梨醇酯、脂肪酸吸附劑。
懸浮劑
低分子量懸浮劑
甘油(外用)和糖漿(內服)
聚合物懸浮劑
懸浮劑是壹種天然聚合物,包括果膠、瓊脂、白芨膠、黃蓍膠、阿拉伯膠或海藻酸鈉。
合成或半合成聚合物懸浮劑包括:纖維素,如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聚維酮、聚乙烯醇等。
矽石膨潤土
很少有配伍禁忌,不需要添加防腐劑,但是遇到酸可以減少其水合作用。通常pH在7以上時粘度較高,懸浮效果較好。
觸變膠
單硬脂酸鋁
絮凝劑和抗絮凝劑
檸檬酸鹽、檸檬酸氫鹽、酒石酸鹽、酒石酸氫鹽、磷酸鹽和壹些氯化物(如三氯化鋁)。
四、乳化劑分類及乳液穩定性
1.乳化劑種類繁多,可分為高分子化合物、表面活性劑和固體粉末三大類。
(1)高分子化合物乳化劑:常用於制作O/W型乳液,易被微生物汙染變質。需要新鮮配制或者添加適當的防腐劑。常用的有側柏膠、黃蓍膠、明膠、杏膠、蛋黃、果膠等。
(2)表面活性劑乳化劑:這類乳液具有較強的親水親油基團,乳化能力強,顯著降低兩相之間的界面張力,形成單分子層,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目前應用廣泛。
(3)固體粉末乳化劑:常用的有二氧化矽膨潤土、氫氧化鎂、氫氧化鋁、二氧化矽、白土等。更易被水潤濕,可用於制備O/W乳液;氫氧化鈣、氫氧化鋅、硬脂酸鎂等。更易被油潤濕,可用於制備W/O乳液。
2.儲存期間乳液的不穩定性。
其中,不可逆變化包括酸敗、合並、破裂;分層、絮凝和相轉化是可逆的。
(1)分層:是指乳液放置後分散相顆粒上浮或下沈的現象。它是由分散相和分散介質之間的密度差引起的。
(2)絮凝:zeta電位降低,發生可逆聚集。如果絮凝狀態進壹步改變,也可能導致乳狀液合並或破裂。乳液中的電解質和離子乳化劑是絮凝的主要原因。
(3)並破:並破是指乳狀液滴周圍的乳狀液膜部分破裂,導致液滴聚結、擴大的現象。破裂是指液滴融合並進壹步發展,最終乳狀液形成油相和水相的現象。破裂是壹個不可逆的過程。
(4)轉相:是乳化劑性質改變引起的。比如油酸鈉本來是O/W型乳化劑,加入足夠的氯化鈣使其變成W/O型乳化劑,乳液就可以變成W/O型乳液。此外,在乳液中加入相反類型的乳化劑也能使乳液相反轉。轉相過程中兩種乳化劑的比例稱為轉相臨界點,只有大於臨界點才會發生轉相。
(5)酸敗:是指由於外界因素和微生物的影響,使乳狀液中的油脂和乳化劑變質的現象。可以添加抗氧化劑和防腐劑來防止或延緩酸敗。